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如果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因此,各位父母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趕快防患於未然,並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那麼, 如何才能幫孩子快速有效地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呢?母親大學親子教育專家建議您, 在幫孩子糾正不良習慣時一定要掌握以下5大重點。
1.認真對待第一次
很多家長往往意識不到孩子某種不良行為的第一次出現沒有認真對待。 孩子的不良行為第一次就被及時責罰,
Advertisiment
2.懲罰要及時
不良行為一旦出現, 必須立即施以懲罰, 千萬不要採用有些家長的口頭威脅“等你爸(或其他人)回來收拾你”。 學前兒童的思維能力只能瞭解眼前的直接後果, 不能想像, 更不能顧及將來的可能產生的結果。 家長一定經常發現, 此年齡段的孩子哭的同時轉眼就笑, 更不用說一個漫長白天之後, 他怎能記得爸爸(或其他人)回家批評他的原因, 而且家長自己往往也已經忘記了應該責罰孩子。
Advertisiment
3.要“冷”處理
心理學上又稱“愛的剝奪”。 比如孩子有罵人現象, 一旦他髒話出口就應採取罰站或不許周圍人理睬他的方式, 可以讓孩子單獨處於房間的角落, 使他更深刻地體驗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獨和難受滋味, 當然在之前, 必須先告訴他為什麼罰他。 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人不瞭解合適的冷處理的時間期限, 並不是越長越好。 應該是年齡幾歲就罰幾分鐘, 比如孩子三歲就應只罰站三分鐘, 並在此期間周圍人不要理睬他的任何舉動。 有的家長會問:“孩子哭著往我懷裡撲不認罰怎麼辦?”這很好辦, 家長在告訴他為什麼之後, 只要閉起眼睛不理他到應該的時間, 效果是一樣的。
4.教給孩子合適的標準
Advertisiment
大多數家長認為責罰過孩子就完事了, 其實並非如此。 孩子的行為都是有自己的目的, 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欲望。 矯正的極有效的方法是, 責罰之後, 要教給孩子合適的, 滿足自己欲望的方法。 孩子只有知道了正確的行為, 才不會再出現錯誤的行為。
5.抓住重點持之以恆
這是非常重要, 並且不能忽視的。 事過就忘, 哭過就笑正是學前兒童的特點。 況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良行為的形成並非一日之果, 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得到矯正。 因此, 在一段時間內應先針對, 最不能忍受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 反復地責罰, 以使這種行為徹底消失。 不應該一會為孩子罵人說他, 一會為孩子不寫作業而不停地批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