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講禮貌?都是被你逼的!

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禮貌、大方, 但在生活中, 我們卻常常見到很多的孩子“害羞”“膽小”“金口難開”, 媽媽會覺得寶寶不講禮貌, 其實有沒有想過, 寶寶這樣, 其實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小戀戀:女兒剛學會說話的時候, 嘴很甜, 喜歡叫人。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就成了金口難開的“悶葫蘆”, 見人不是低頭不語, 就是裝作沒看見。

我忍不住催她:“乖, 快問叔叔阿姨好!”她沒反應。

我有些難為情, 再催, 還是不叫, 我就急了, 說:“寶貝, 不叫人可不禮貌啊”、“沒有禮貌的孩子是沒有人喜歡的”等等, 但孩子似乎一直無動於衷。

Advertisiment

有一天我實在生氣, 採用了冷暴力的方式對待她。 她不與人打招呼的時候, 我快步往前走把她晾在了身後。 她馬上緊張地追上來, 我生氣地說:“我不喜歡沒禮貌的孩子”

她哇的一聲就哭了, 好像很委屈的樣子。 好無奈, 我也想哭, 不知道要怎麼教才好…

讓孩子打招呼是很多的爸爸媽媽的習慣, 如果孩子不肯叫人就感到很尷尬, 有時候甚至會責駡或是命令孩子叫人。

孩子見人不叫好不好?

當然不好, 但是讓孩子叫人, 也要用對方法。

一般6個月到2歲之間的孩子, 會有較明顯的「怕生害羞期」, 而且孩子的獨立意識不斷增強, 不打招呼的背後, 一定有孩子沒有表達出來的感受。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將立即刪除

禮貌寶寶養成記

Advertisiment

一、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利

打招呼是爸爸媽媽希望的, 但是孩子有不打招呼的權利。 逼得緊, 可能會有反彈的效果, 放開一些, 沒准孩子能自己“開竅”。

二、給孩子一個“臺階”下

很多時候孩子不打招呼, 不是因為不願意, 只是感到“害羞”“難為情”, 這時, 可以給孩子“臺階”下。

比如說:“媽媽知道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你是在心裡叫了阿姨的對嗎?只是太小聲了我們都沒有聽到, 下次記得要叫大聲一點噢!”

三、事先和孩子做“預告”

這是為了讓孩子有心裡準備, 突然叫一個陌生人, 肯定會不習慣。

可以先和孩子說:“等會媽媽的朋友陳阿姨要來我們家玩, 我們要記得說“阿姨好”!這樣阿姨會很開心, 覺得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

四、遊戲中模擬練習

Advertisiment

通過“角色扮演”等遊戲, 為孩子創造與人“打招呼”的機會。 也可以通過一些禮貌故事繪本加深孩子的印象。

比如說“早晨, 小白兔去上幼稚園, 遇見了小花貓, 對小花貓說“早上好”

五、不要逼、不要罵、不要催。

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主動的關心孩子的情緒, 給孩子時間去觀察, 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多支持多正面鼓勵協助, 讓孩子慢慢的打開心房。

媽媽們別把“不打招呼”和“不禮貌”畫上等號。

事實上, 孩子不打招呼可能是成長發育階段的表現, 也可能是一時的情緒不理想, 而且孩子偶爾偷懶, 不想叫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請不要再逼孩子打招呼了!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