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這個一家人的珍寶可是父母的心頭肉, 打不得, 罵不得, 可以說是個個都跟供祖宗似地養孩子。 家長這種超乎尋常的重視也導致了生怕自家孩子受到別人欺負的心理。 於是一旦孩子之間出現衝突, 就出現孩子打架家長幫的現象, 極端的鬥毆甚至升級到需要出動防暴隊和特警隊。
提問:孩子之間的衝突, 大人要摻和嗎?涵涵今天下樓帶了媽媽給她買的新玩具, 一個推著可以滾動的色彩鮮豔的小飛機。 本是平常的玩具, 可其他孩子沒帶玩具出來的孩子紛紛圍了上來,
Advertisiment
孩子之間的衝突大多屬於這一類。 他們的思維發展水準還處於“自我中心”階段, 這時孩子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 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因此發生衝突、爭吵是難免的。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被欺負如果不還擊, 就是懦弱的表現, 將來無法適應社會競爭, 因此教育孩子“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 但小孩的世界沒那麼複雜, 如果家長非要辯個是非曲直, 把承認世界的生存規則強加給孩子, 就等於是把傷口扒開, 展示給大家看, 其實是對孩子的再次傷害。
所以在小孩子之間起到衝突的時候, 只要在合理打鬧的範圍內, 家長都不應該干涉,
Advertisiment
1.孩子主動開口尋求幫助的時候
通常來說, 如果孩子自己覺得受傷比較大(不管是心靈的還是肉體的), 並且主動向家長訴說自己被欺負了, 那麼家長就需要主動瞭解事情發展的經過, 並想辦法解決。
2.孩子和同學長期不和的時候
假如孩子總是說自己被欺負了, 問他的時候總說擔心和同學處不好, 或者關係不好很難過, 那麼家長應該要引起重視了。
3.某些類型的衝突反復發生的時候
當詢問孩子具體細節的時候,
Advertisiment
4.有危險的時候, 或者帶傷回來的時候
如果看到孩子之間的矛盾升級到暴力, 明顯有人會受到傷害, 家長就應該立刻介入並制止。 只是如何處理, 追究到什麼程度, 應該在家和孩子商量好, 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
提醒:大人一定要摻和, 請避免以下幾種常見的錯誤1.相互指責對方的孩子
把矛盾激化了。 這樣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而且家長粗暴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2.替孩子向對方道歉
這樣的家長大多是很謙讓和通情達理的, 卻不知這樣的“謙讓”意味著放棄了培養孩子責任感的良機,
Advertisiment
3.教孩子還手
研究表明, 在打架鬥毆犯罪的青少年中, 其攻擊行為可追溯到幼兒期。 因此, 對孩子在爭執中出現的攻擊行為, 家長必須堅決制止, 不能慫恿寶寶施以拳腳, 更不能親自出馬對別人的家長、孩子動手。
4.教孩子躲開
當自己孩子被欺負時, 逃避不是辦法。 經常有些家長對孩子說:“咱惹不起躲得起。 ”但這並不是很好的辦法, 時間長了, 就會讓孩子形成一種退縮性人格, 甚至會變得孤僻、冷漠、焦慮。
5.總問孩子是否被欺負
家長總去詢問孩子是否在學校挨欺負了, 這不光對孩子眼下會形成誤導, 對孩子長遠的心理發展也不利。
Advertisiment
小結
心理學研究表明, 孩子總想做個獨立的小大人。 孩子之間有問題, 首先要孩子自己解決, 或是大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導他更好地解決, 不能一味心疼孩子, 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幫助”孩子, 有時過多的干涉與“幫助”反倒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放手, 孩子也許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