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七歲男孩因爭奪一個玩伴而發生打鬥, 其中一個吃了虧。 家長不服, 告到學校, 並且在網路上發帖, 遂發展為家長之間的戰鬥。 最後, 事態雖然平復, 但家長和孩子都感到很受傷。 育兒專家提出了建議:孩子之間的矛盾, 家長最好少介入。
家長應該少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
首先, 家長介入的作用有限。 家長的介入可以解決一兩次具體的矛盾, 卻改變不了孩子在群體中的處境。 因為偶爾一兩次衝突的結果, 並不能改變整個群體等級關係的結構, 等級關係是長期形成的, 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Advertisiment
譬如, 一個在班上總是受欺侮的孩子, 並不能因為父母為他出一次氣就把同學震懾住, 反而可能引來更惡劣的對待, 因為這意味著“不順服”, 意味著對抗。 但這對抗的力量卻是臨時性的, 父母不可能每時每刻和孩子在一起, 父母一離開, 孩子仍然是弱勢, 甚至因為父母的介入加劇了孩子與其他同學的對立,
Advertisiment
孩子在群體中處於什麼等級, 只能由他自己決定, 旁人是幫不上忙的。 有些受老師寵愛的學生會被其他學生攻擊, 連近在身邊的老師都保護不了自己的“寵兒”, 更何況鞭長莫及的家長。
其次, 家長不要在公開場合立即評判孩子行為。 矛盾既已產生, 傷害也必然已經發生, 家長如果非要辯個是非曲直, 就等於是把傷口扒開, 裡裡外外探個清楚, 還要展示給其他人看, 讓其他人來評判。 且不說評判是否公正, 這個過程本身, 就是對孩子的再次傷害。
家長應該少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
人生活在社會中, 任何人都會遇到人際關係上的問題, 遇到了總要找原因, 而心理學上的歸因理論認為, 絕大多數人都會將失敗的原因歸於別人,
Advertisiment
正因為把失敗的原因歸於別人, 眼光向外, 就看不見自己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向就會出現偏差。 而且, 由於眼光向外, 我們的內心總是在關注別人, 就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感受建立在了別人的態度之上, 很容易成為別人情緒的受害者。
大人一旦出面, 事情就升級了, 因為涉及的利害關係越來越大, 自保的本能就會讓雙方偏離事實本身, 很難有一種從容的心態和充分的思考, 結果陷於情緒化之中, 簡單的事情也弄得複雜。
孩子遇到自己難於處理的事情, 家長也不是不能介入, 只是要有一種呵護的心態, 不僅對自己的孩子, 也對別人的孩子也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Advertisiment
家長應該少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
其實, 在人群當中, 我們最需要的是自己內心安定, 如果相信自己是對的, 就不必懼怕別人反對。 如果自己對人友善而有趣, 就不怕沒有朋友, 任何人的離去都不足為懼。
Advertisiment
有些事情, 家長實在不得不介入的, 應該主要針對自己的孩子, 而且主要在私下進行, 在把所有問題都搞清楚之後, 和孩子充分溝通, 和孩子達成共識, 教給他解決的方法, 然後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一次有益的經驗。
終歸, 孩子會長大, 人生的每一步都得他自己去走, 我們不可能代替他。 所以, 孩子的問題最好是讓他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