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也應該有自己的小秘密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1 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

在孩子需要取得父母的理解或諒解時就說: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2 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

一次, 六歲的小女孩兒瑩瑩為了使媽媽吃驚, 就興致勃勃地對媽媽說:“媽媽, 你知道我怎麼對付老跟我開玩笑的小男孩兒嗎?我一掀起裙子就把他們都嚇跑了。 ”媽媽驚愕地反問了一句:“真的?”瑩瑩明顯覺察到了媽媽愕然、生氣的表情, 發現說漏了嘴, 趕忙閉口不說了。 媽媽很後悔, 因為她又失去了一次瞭解孩子真實思想的機會。

這位媽媽的感受恐怕和很多父母一樣,

Advertisiment
我們希望孩子能對我們無所不談, 因為如果不瞭解他們的生活和他們在想什麼, 我們又怎麼能夠幫助他們?

所以, 父母千萬不要過早地對孩子說的事情下結論, 可以邊聽邊用“嗯”、“我能理解你的心情”這樣表示理解的話, 來鼓勵他們把事情敘述完。 聽完他們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誘使他們發現問題的答案或者找到解決的辦法。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熟, 我們越來越應該走到幕後, 給孩子通過深刻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 當然, 只要他們願意, 隨時都能獲得父母的幫助。 通過這種方式, 不但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使孩子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 而且孩子會逐漸把父母當成一個可靠又對他有幫助的朋友,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

Advertisiment
會更願意和父母交流。 因為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往往更願意與人交流。

“孩子, 讓我們來談談!”如果你們的談話是這樣開始的, 結果往往是說話的只有你一個人。 然而, 在你們一起打完籃球、開車回家的路上, 或週末一起洗衣服時, 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絕、喋喋不休的時候。 要想多瞭解孩子的生活, 就要多創造這些對他們沒有壓力、和你一起活動的機會。

太多的問題, 最後會讓孩子懷疑你的真實目的, 間接的做法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 一位媽媽詢問心理醫生, 她的丈夫死後, 孩子很傷心。 她總想安慰兒子, 很想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 每每提起此事, 孩子總是閉口不提, 對誰也不談論這個話題。 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

Advertisiment
媽媽不再問孩子的感受, 而是有時提起自己對丈夫的思念, 和孩子一起回憶和丈夫在一起時一家人的快樂時光, 並對兒子說:“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兒子反倒一下子開口了, 並開始試著分擔媽媽的痛苦, 自己也不再那麼鬱悶了。

在和孩子的談話中, 可能會有很多令你不高興或失望的事情, 這時你必須很好地控制情緒。 比如, 儘管當孩子告訴你他沒有被校足球隊選中時, 你和他一樣很失望, 但絕不能讓這種情緒表現出來。 孩子都不喜歡讓家長失望, 如果你表現出失望, 會造成孩子以後只報喜不報憂的後果。 這時, 做一個深呼吸是一個好方法, 至少它給了你思考緩衝的時間, 然後, 你可能會平靜地問:“發生了什麼事,

Advertisiment
你為什麼沒有被選上?”或者告訴孩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

即使對於和孩子的關係相處很好的父母來說, 孩子還是有他們自己的秘密。 特別是青少年時期, 他們開始學著和父母分離, 越來越多的依靠朋友。 這時的我們也應該降低我們的期望值, 不要像要求小孩子一樣要求他們把什麼都告訴我們。 我們應該做的, 只是讓他們知道, 如果孩子需要, 我們永遠會在他們的身邊。 在輕鬆、民主的家庭環境裡, 他們反倒更能表現出他們的童心, 不必裝出大人的樣子, 其實那樣做很累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