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孩子也會“學習”家長的壞習慣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壞習慣, 對孩子的個性養成也會有負面的影響,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故而在生活中, 父母除了要端正自身之外, 以身作則也很重要, 應該要盡力避免以下所述的幾種壞習慣。

第一、 愛抱怨

生活中很多事情並不能夠如預想中的圓滿, 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 再多的抱怨也於事無補, 家長若是總是在生活中抱怨, 會讓孩子覺得生活中到處是困難, 會讓他們對於獨立生活以及解決苦難產生懼怕的心理,

Advertisiment
父母要教會孩子的是自信, 落落大方而不是一味抱怨的心態。

第二、 不開心表現在臉上

有些父母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遇到了不順心, 回到家之後也沒有及時的調整情緒, 整日板著臉, 將自己的不順心轉嫁到了家人身上, 但這種做法其實非常不好, 家長給孩子傳遞的應當是積極的正能量, 而不是讓孩子成為我們情緒的承擔者。

第三、 過多的使用電子產品

如今的時代正是電子時代, 幾乎每個現代家庭中都有著高科技電子產品, 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熟練的使用ipad等, 但是過度的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品質, 還會引起學習上退步等, 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強, 玩遊戲等很容易上癮,

Advertisiment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 家長要以身作則, 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 給孩子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第四、 過分重視外表

得宜的裝束可以讓他人心生好感, 但若是過分重視外表忽視了內涵也沒有意義, 家長若是太重視物質追求以及外在裝束, 很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不利於內在的修養和優良品質的養成,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表揚孩子的聰明和善良, 而不是單純誇讚外表。

第五、在家議論他人

很多父母總喜歡在飯桌上議論他人, 有的時候語言會顯得刻薄犀利, 雖然家長在議論的時候感覺很痛快, 但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錯誤的引導, 讓孩子會學習著背後議論他人的壞習慣。

總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當也要發現自己的不足,

Advertisiment
進而改正它, 有些生活中的壞習慣不經意間就會表現出來, 父母要盡力的避免這個問題, 給孩子正確積極的教育, 有一個正確的教育方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