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亂扔東西 智力正在發展中?

家中寶寶喜歡亂扔東西, 並且一邊扔還一邊笑得很開心。 父母擔心寶寶亂扔東西的淘氣行為會逐漸成為壞習慣。 但是專家表示, 寶寶扔東西也是促進智力發展的一個


2歲內扔東西是寶寶在學習

1、2歲以內扔東西是寶寶在學習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到了9個月左右, 會對“扔東西”的遊戲十分熱衷。 但凡能抓到的物品, 都會被寶寶有意識地丟出去, 然後讓爸媽再撿回來, 寶寶對此玩得不亦樂乎。 寶寶在玩扔東西遊戲時其實也是在觀察物體墜落的軌道、方式, 探索不同物品落地時發出的不同聲音。 他正是通過這樂此不疲的遊戲來逐漸認知世界呢。

Advertisiment

2、寶寶愛扔東西家長別嚴厲禁止

積木、鞋子、娃娃只要放到寶寶手上, 不一會兒就會把它們扔得遠遠的。 寶寶扔東西其實可以看作是一項運動, 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聽覺、觸摸覺, 手眼的協調能力增強, 手腕、上臂和肩部的肌肉也會大大發展。 因此家長對於寶寶的這種行為不必嚴厲禁止, 只需對寶寶做好認知教育和養成撿回來的習慣便可。

即使寶寶扔了不該扔的東西, 家長也儘量不要大聲呵責, 這樣很容易讓寶寶用這種方法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最終形成壞習慣。 家長可以告訴寶寶什麼東西可以扔, 什麼東西不可以扔, 家長不妨給寶寶提供一些耐摔的物品和安全寬敞的環境讓他盡情玩。

Advertisiment
寶寶把東西扔出去以後, 還要引導培養寶寶東西扔出去還要收回來的好習慣, 讓他知道自己扔的東西要自己撿回來。


想要獲得父母關注

3、寶寶2歲以後亂扔東西怎麼辦

年紀小的寶寶喜歡扔東西是心智發展的一個階段行為, 但是如果寶寶已經長大一些還是出現這個行為, 家長就要對症下藥了。

想要獲得爸媽的關注

如果你已經強調某些東西不能亂扔, 寶寶明明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卻有意和你對著幹, 那麼寶寶就有可能借此行為來宣洩他自己的不滿。 寶寶有時候不太懂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 因此他們往往會做一些“父母禁止”的事情來引起其關注。 這時候爸媽若責駡孩子反而會火上燒油、父母應該多關注寶寶的心情,

Advertisiment
好好地瞭解他的想法, 讓他感受到關懷和愛。

寶寶似乎不太想溝通, 那麼家長也可以採取“冷處理”, 對他這種行為不去理會, 漠視這種行為, 久而久之, 寶寶自己就會覺得沒趣而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更感興趣的事物上了。

讓扔東西變成親子遊戲

既然寶寶喜歡扔東西, 那麼就和寶寶一起玩個投籃小遊戲吧!家長準備好一個籃子(洗衣籃或者紙皮箱)和一些報紙。 把報紙揉成團做成紙球, 然後將籃子放在不遠處, 爸媽一同參與這個遊戲, 每人輪流扔10個紙球, 看誰扔進籃子裡的球最多。 這個遊戲不但能夠鍛煉寶寶的手臂肌肉, 還能夠增進親子關係呢。


父母要學會處理

等到寶寶年齡大一點,

Advertisiment
平衡感發展得比較好時, 建議家長增加“單腳站立”的難度, 增添一下遊戲的趣味性和刺激感, 能夠增強寶寶的參與熱情哦, 而且單腳站立能夠鍛煉寶寶右腦的平衡感、運動知覺和空間距離知覺哦。

轉移注意力

如果寶寶對扔東西的遊戲欲罷不能, 有可能是因為他找不到比扔東西更有趣的遊戲了。 那麼家長不妨想一些更有趣好玩的遊戲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吧!比如寶寶喜歡物品落地的不同聲響, 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敲擊的木琴或其它能發出聲音的玩具, 來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如果寶寶手中的洋娃娃很好玩, 我相信寶寶是捨不得把娃娃扔走的呢, 所以家長不妨在寶寶的玩具上多做文章吧。

扔出去的東西自己撿回來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扔東西的行為比較惡劣, 而且耐心講道理好像也沒什麼效果的話, 可以給寶寶一些小懲罰, 讓他“自食其果”。 比如媽媽先跟寶寶強調如果扔出去了這個玩具就不能再玩, 然後媽媽要說到做到, 不能心軟;或者媽媽要求寶寶在扔出去以後要自己收拾好, 爸媽絕不幫忙。

小編總結:扔東西是寶寶獨有的學習方式, 寶寶正是在瞭解周圍世界的運行規律, 父母在對待這件事情的時候要學會靈活處理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