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人來瘋的原因,寶寶人來瘋怎麼辦

誠誠是某幼稚園大班的一位聰明伶俐的孩子, 據他父母反映, 他就有“人來瘋”的毛病。 但只要家中一來客人, 他就一反常態的在家中竄來竄去, 甚至還爬到客人的身上, 去親客人的臉頰, 這使得他的父母非常尷尬。

在幼稚園裡, 想誠誠這樣的幼兒還有不少。 剛來的實習老師極有可能被一群幼兒圍在教師中, 而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引起實習老師注意甚至還有幼兒用賴在地上的方法來討實習老師的喜愛。 對於這種情況, 指導老師說得最多的莫過於:“不要來人來瘋啦!”這句話在當時有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Advertisiment
但一段時間後, 他們依舊如此。  

名詞解釋:人來瘋

“人來瘋”——從理論上講是孩子正常一種心理活動, 是幼兒心理上的宣洩, 但這種宣洩卻常被成人誤認為行為有問題。 因為在成人眼裡, 孩子的行為就應該是說話柔氣、謙虛、行事文雅得體, 而不是見人就瘋, 瘋而不止。  

如果您的孩子得到別人的贊許, 做父母的也許會覺得臉上有光;如果別人對您孩子的評價是“這孩子怎麼有點人來瘋”, 這時候, 做父母的也只好附和著, 待回家後, 再對孩子進行一次狠狠地“教育”, 使得孩子下次不敢再犯。  

這樣做也許會使大人顧全了自己的體面, 卻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無形的壓抑, 這種壓抑不但會扼殺孩子和他人交往的熱情, 還會形成負作用——強化孩子的“人來瘋”行為。

Advertisiment
 

其實, 幼兒在客人、新老師面前一反常態的表現, 正是孩子以自己獨有的行為方式來宣洩他們心中的喜怒哀樂, 這就如同成人找伴聊天, 去的士高一樣, 用這種方法來宣洩感情, 以此表達到心理平衡, 而現出一種不顧場合、不顧物件的行為來。  

幼兒宣洩暗示基本的心理交際需要

因此幼兒在宣洩時, 其實是在暗示著一種最基本的心理交際需要:爸爸、媽媽、老師, 多給我一些關注吧!實際上, 孩子的這種交際需要嬰兒期就已經產生了。 嬰兒在降生後的大哭打鬧, 除了饑餓、不適外, 就是與生俱來身心需求的體現。  

嬰兒最初是通過和母親的接觸來學會初步的人際交往方式的, 孩子從媽媽的微笑中感受到母親的關愛,

Advertisiment
瞭解到母親對自己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 同時也會從母親的嗔怒笑駡中體會到母親對自己的不滿, 孩子從母親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中, 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父親, 嬰兒交往的重要人物

隨著寶寶的長大, 學會說話、走路, 他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加強, 孩子要求獲得更多的關注, 他們不再滿足於以往僅僅和母親的交往方式和圈子, 這時, 父親便成了寶寶重要的遊戲夥伴, 孩子也從中學會了不同于母親的交往方式, 這時的父親成了嬰兒交往的重要人物。  

可一旦到了幼兒期, 父母對幼兒的關注相對于嬰兒期來說, 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轉移。 孩子發現父母已不再象以前那樣給予愛☆禁☆撫,

Advertisiment
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 他受到的關注比平時更少, 於是他便希望在客人面前得到額外的補償性關注。  

幼兒人來瘋來源於自控能力差

在幼稚園中, 從老師一方來看, 帶班老師不可能給予每個幼兒都是同樣的愛;從幼兒一方來看, 孩子在幼稚園中已經看慣了老師的老面孔, 未免看“膩”了, 一旦看到了新鮮的、陌生的面孔, 焉有不高興之理? 

他們希望能在新老師那邊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愛☆禁☆撫。 希望雖好, 但由於幼兒對是非分辨能力差, 只要發現有些行為能夠引起人們注意, 就盡力去表演, 且由於幼兒的控制力比較差, 一高興過了頭, 就瘋起來了, 即使成人批評、指責、甚至罵他, 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孩子究竟為何要“人來瘋”?

心理學研究表明:所有孩子的不適當行為都可歸結為一個主要目的:感受自己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不適當行為的出現是一種徵兆:表明你的孩子有了一種不被重視、不被接納、不被喜歡的感受。 因此, 父母首先要找出孩子做出不適當行為的原因, 也就是孩子的行為目的。  

幾乎所有孩子都有想得到他人注意的欲望。  

兒童學習以良好的行為來獲得他人的注意, 但是如果無法達到目的, 則會以一些不當的行為來尋得他人的注意。 當孩子企圖以不當的行為獲取父母的注意時, 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 視而不見是最好的應對方法。  

寶寶人來瘋怎麼辦?

寶寶因腦部神經發育未完善, 自我控制能力較弱, 看到家裡有客人出現會格外地興奮。 同時在寶寶“瘋”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明白這種過度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引起大家的關注,擔心受到冷落。 

針對這樣的寶寶我們可以這樣做: 

第一、在家裡來客人之前和寶寶事先溝通。

幫助寶寶熟悉來客並熱情參與:來人是誰?你該怎麼稱呼?你會自己介紹自己嗎?客人喜歡怎樣的小朋友? 

第二、當寶寶出現“瘋”行為的時候要巧妙轉移。

請寶寶為來客準備餐點、物品,讓孩子參與其中並體會到自我的價值。 

第三、教會孩子表達熱情的方式。

見面時和客人握手,擁抱;提供客人喜歡的飲料,水果;與客人愉快地聊天等。 

第四、尊重孩子。

不管出現怎樣的狀況,都不當眾訓斥、指責、打罵孩子,儘量用溫和的口氣提醒告知。第五,客人離開以後與孩子交流今天的表現,傳遞孩子下次表現一定會更好的信心。肯定孩子表現好的行為,提出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改善建議。 

同時在寶寶“瘋”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明白這種過度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引起大家的關注,擔心受到冷落。 

針對這樣的寶寶我們可以這樣做: 

第一、在家裡來客人之前和寶寶事先溝通。

幫助寶寶熟悉來客並熱情參與:來人是誰?你該怎麼稱呼?你會自己介紹自己嗎?客人喜歡怎樣的小朋友? 

第二、當寶寶出現“瘋”行為的時候要巧妙轉移。

請寶寶為來客準備餐點、物品,讓孩子參與其中並體會到自我的價值。 

第三、教會孩子表達熱情的方式。

見面時和客人握手,擁抱;提供客人喜歡的飲料,水果;與客人愉快地聊天等。 

第四、尊重孩子。

不管出現怎樣的狀況,都不當眾訓斥、指責、打罵孩子,儘量用溫和的口氣提醒告知。第五,客人離開以後與孩子交流今天的表現,傳遞孩子下次表現一定會更好的信心。肯定孩子表現好的行為,提出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改善建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