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什麼時候和父母分床睡好

一般情況下,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會跟父母一起睡, 孩子和父母睡覺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事實上, 孩子長大之後就應該和父母分床睡覺, 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那麼孩子什麼時候和父母分床睡好呢?

孩子何時分床睡最適宜

在孩子尚未對媽媽的肌膚、氣味形成依戀時, 大概在寶寶出生3個多月後, 就可以分床了。

如果有條件的話, 從孩子出生起, 父母就給孩子準備一張自己的小床。 開始, 為了方便照顧, 小床可以緊挨著大床;當夜間不再需要餵奶或換尿布時, 它可以成為這個房間中離大床有一定距離的小床;當孩子稍大些時,

Advertisiment
它可以成為另一個房間裡一張獨立的小床。

專家稱, 跟孩子分床睡的最晚時間不要超過3歲。 一方面, 3歲正是孩子獨立意識萌芽和迅速發展時期, 安排孩子獨睡, 對於培養孩子心理上的獨立感很有好處。 這種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的培養, 對孩子日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有直接關係。

另一方面, 孩子四五歲時, 到了男孩戀母, 女孩戀父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戀父戀母情結比之前單純的喜歡和父母在一起有所不同, 不但會表現得對父母更加依戀, 而且具有排他性, 會導致孩子日後缺乏自愛、自律, 甚至形成性識別障礙。 因此, 3歲之前分床是順水推舟, 而到4—5歲時, 再分就挺難了。

孩子分床睡的科學時間

啟發、引領孩子養成自己的睡眠習慣,

Advertisiment
需要逐級分層推進, 不分床分被褥——分床不分房——分床分房。 分床分房後可以故事陪伴入睡——獨處入睡——獨立睡眠——早晨醒後父母陪伴——獨立起床。

把握分床睡的不同年齡段。 從出生到青春發育期, 每個階段都有適合孩子分床睡的方法, 但是最好在2-3歲孩子自我意識、獨立意識萌芽的時期, 青春發育期孩子必須與異性父母分床睡。

0-6個月

婦嬰專家建議, 嬰兒出生後, 就應該與父母分床睡, 因為寶寶在嬰兒時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習慣, 此時開始培養習慣比較容易。 在嬰兒時期分床, 可以將寶寶的小床放在父母的大床旁邊, 讓寶寶聽見父母熟悉的聲音, 讓他知道父母就在附近,

Advertisiment
這樣不僅便於父母照顧孩子, 也能帶給寶寶安全感, 使其樂於單獨睡自己的小床。

嬰兒期

在孩子出生前就佈置好嬰兒房, 孩子一降生就培養其獨睡的習慣。 4-6個月的嬰兒已經對周圍環境有所回應, 這時要讓孩子聽見父母的聲音, 讓孩子知道父母就在附近。 如果媽媽實在不放心, 可以先把孩子的小床放在大人的臥室, 觀察一段時間, 感覺沒問題了, 再讓孩子睡自己的房間。

低幼期

2-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一天天強烈, 很多事喜歡自己來, 這恰是培養孩子從行為到心理獨立的好時機。 如果孩子有單獨的房間, 最好在牆上貼一些孩子的照片、動畫人物, 可以把小床佈置成軍艦、大汽車等有趣的形狀, 還可以把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擺在床邊,

Advertisiment
告訴孩子小動物是他的保護神。 孩子有安全感後便能安靜入睡。

中幼期

3-5歲的孩子非常在意語言和感情上的交流, 常常會在入睡前黏著父母, 還會試圖賴在爸爸媽媽的大床上。 與孩子分床的最初階段, 父母在孩子睡前多陪他一會兒, 講些好聽的故事或讀孩子喜歡的書, 或放一段輕鬆、優美的音樂, 之後平靜地和孩子互道晚安, 再和孩子一起向娃娃、玩具、寵物說晚安, 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在愉快的氛圍中入眠。

大幼期

5-6歲的孩子性格特徵已初見端倪, 自立和自理的本領都大大增加。 這時, 父母完全可以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讓孩子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單獨睡。 如果孩子不同意, 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已分床睡覺的親戚朋友家串門,

Advertisiment
參觀小主人的床, 有意識地當著自己孩子的面詢問小主人跟誰睡, 並作出驚喜的樣子說:“你真行!一個人睡一張床, 像個大孩子了!”順便誇誇小床柔軟、漂亮。 這時候, 孩子會覺得“我也應該有自己的床”, 父母則可趁機鼓勵孩子單獨睡一張小床。

小學階段

進入小學, 意味著幼兒期的結束, 兒童期的開始。 從這個時候開始, 要著力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青春期階段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在性方面相對懵懂和敏感。 與異性父母親同床、共浴, 可能對他們的性觀念、與父母的關係產生衝擊, 甚至對他們產生誘惑, 影響其身心的發展。

如果父母一直陪著孩子, 孩子永遠長不大。 每一個孩子都要經過這樣的一個階段, 起碼有半年的時間,他蓋不好被子,可能會著涼,做父母的必須接受。但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的被子蓋得好好的,這就是說他已經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了,他不需要誰幫他。

和孩子分床睡意味著分離,如果父母強行分床的話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將“不要讓分床事件傷害孩子的心靈”當作最高原則,在這一原則下,我們應做充分的準備。孩子成長中的許多事情就是這樣,不必急於去做什麼,而是先盡可能地理性思考,多投入一些情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孩子的心,和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分床睡的好處

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如果寶寶與父母同睡,特別是夾在大人中間,雖然照顧上會方便一些,但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一些損害。睡在大人中間的寶寶,身邊堆滿大人的厚重衣被,不小心就會壓住寶寶;大人睡眠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會整夜彌漫在寶寶周圍,使寶寶得不到新鮮的空氣,出現睡眠不安、做噩夢及夜裡啼哭的現象;如果與大人一個被窩,大人身上的病菌容易傳染給寶貝;有時父母翻身或動彈時還會驚醒寶寶,影響睡眠品質。

有利於培養內心獨立

內心能否獨立是嬰幼兒能否正確認識自我的一項重要指標。研究表明,寶寶的獨立是從形式到內容的。讓寶寶適齡與父母分床,有助於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可促進心理成熟。

有利於促進夫婦關係

家裡增添了寶寶,家庭生活的重心就都轉移到了寶寶身上,好多事都是圍繞著寶寶的。由此,夫妻之間溝通、交流及相互關心比起以前少了許多。經常是媽咪一到晚上,就要哄寶寶入睡,遇到難纏的寶寶還要哄好長時間。待寶寶入睡後夫婦都已困倦不已,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感情。

避免戀父或戀母

寶寶到了3歲左右已經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他們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心理處於一個重要發育階段。如果長時間不和父母分床睡覺,有可能滋生戀母或戀父情結,導致寶寶日後缺乏自愛、自律,甚至形成性識別障礙。

專家觀點: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寶寶剛出生時就讓他獨睡,最晚也要在3歲左右讓寶寶分床睡。要採取一些寶寶能接受的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生硬、粗暴。

起碼有半年的時間,他蓋不好被子,可能會著涼,做父母的必須接受。但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的被子蓋得好好的,這就是說他已經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了,他不需要誰幫他。

和孩子分床睡意味著分離,如果父母強行分床的話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將“不要讓分床事件傷害孩子的心靈”當作最高原則,在這一原則下,我們應做充分的準備。孩子成長中的許多事情就是這樣,不必急於去做什麼,而是先盡可能地理性思考,多投入一些情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孩子的心,和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分床睡的好處

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如果寶寶與父母同睡,特別是夾在大人中間,雖然照顧上會方便一些,但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一些損害。睡在大人中間的寶寶,身邊堆滿大人的厚重衣被,不小心就會壓住寶寶;大人睡眠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會整夜彌漫在寶寶周圍,使寶寶得不到新鮮的空氣,出現睡眠不安、做噩夢及夜裡啼哭的現象;如果與大人一個被窩,大人身上的病菌容易傳染給寶貝;有時父母翻身或動彈時還會驚醒寶寶,影響睡眠品質。

有利於培養內心獨立

內心能否獨立是嬰幼兒能否正確認識自我的一項重要指標。研究表明,寶寶的獨立是從形式到內容的。讓寶寶適齡與父母分床,有助於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可促進心理成熟。

有利於促進夫婦關係

家裡增添了寶寶,家庭生活的重心就都轉移到了寶寶身上,好多事都是圍繞著寶寶的。由此,夫妻之間溝通、交流及相互關心比起以前少了許多。經常是媽咪一到晚上,就要哄寶寶入睡,遇到難纏的寶寶還要哄好長時間。待寶寶入睡後夫婦都已困倦不已,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感情。

避免戀父或戀母

寶寶到了3歲左右已經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他們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心理處於一個重要發育階段。如果長時間不和父母分床睡覺,有可能滋生戀母或戀父情結,導致寶寶日後缺乏自愛、自律,甚至形成性識別障礙。

專家觀點: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寶寶剛出生時就讓他獨睡,最晚也要在3歲左右讓寶寶分床睡。要採取一些寶寶能接受的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生硬、粗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