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都往嘴裡放,管還是不管?

3~6個月的孩子, 甚至已經一歲了的孩子, 都會有這樣一個動作特點:手裡拿到什麼東西都會“傻乎乎”地放入嘴裡。 在這個時候, 在旁邊的家長往往非常急切地將孩子手中的東西搶過來, 並不高興地說:“不行!”隨著孩子月齡增加, 這種行為會越阻止越多。 許多家長非常疑惑, 並且為此煩惱。 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行為不衛生, 孩子會吃下很多髒東西, 會引起腹瀉, 會使有毒物質進入體內影響孩子發育。 為什麼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把任何東西都往嘴裡放呢?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 這種行為是嬰兒學習的特殊行為。

Advertisiment
嬰兒觸摸和舔東西的時候, 可以體會到冷、熱、硬、軟等不同的感覺及不同的味道。 這種感覺刺激不斷被大腦記憶, 嬰兒從經驗中認識了真實的物體。 這種經驗積累得越多, 日後孩子的感覺越敏感。 基於這種認識, 父母真的沒有必要阻止孩子的這種探究行為;相反, 需要理智地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 如果孩子將東西放到嘴裡時, 父母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切勿大聲呼叫, 嚇壞孩子。 為給孩子提供條件, 父母需要把危險的小物品、尖銳的物品、掉色的東西、含鉛的東西等收拾起來, 而讓孩子隨意嘗試安全、衛生的物品。 父母必須定期將孩子的玩具清洗消毒, 以備孩子玩耍。 嬰兒通過看、聽、吃, 接觸各種各樣的物品, 才會理解這些物品與自己的關係,
Advertisiment
瞭解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等。

讓嬰兒自己體驗、體會各種事物, 可以成為嬰兒迅速成長的基礎, 這是父母培養孩子的原則之一。 相反, 不讓孩子吃手, 不許把玩具放入口中時, 孩子在父母的“關心”過程中被剝奪了學習、嘗試的機會, 這將不利於孩子的發育。 值得注意的是, 許多父母至今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