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任性是心理需求的表現

生活中, 我們可以經常見到一些幼兒, 為達到某種目的特別任性, 有時甚至會因此哭鬧不止, 把家長搞得精疲力盡而仍不甘休。 為此, 家長只得退讓, 或者聽之任之;而有的人卻把這種任性, 歸咎於獨生子女帶得太嬌慣。 這都是錯誤的。

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 孩子任性是種心理需求的表現。 他指出, 幼兒隨生理發育, 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 他們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 不可能像成人那樣進行瞻前顧後的分析, 再做出處置決斷。 而僅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 儘管這些事物往往是對他不宜、不利,

Advertisiment
或者是有害的。 此外, 家長多以成人的思維去考慮他參與的結果, 完全忽略了孩子參與的情緒和興趣。 實際上, 這種情緒和興趣, 就是孩子很想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比如, 4歲的傑克偶見表姐尼娜有個新玩具, 在表姐離開後便開始作難母親, 非得立即有個同樣的玩具不可。 但此時已是夜深人靜, 母親不可能驅車進城為之尋購。 於是, 傑克哭鬧了一整夜。 看起來是傑克任性, 無理取鬧。 可母親從沒有從心理角度去瞭解, 傑克為啥非得立即要那玩具, 更多的是去責怪他“要別人的玩具, 或者性子太急”。 其實孩子僅覺得那玩具有個閃亮的燈好玩, 那燈為什麼會閃亮而已。 這就是一種好奇的心理需求。

Advertisiment
當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撫時, 他就與母親作對, 無奈中只得以哭來抗議。 不達到目的, 絕不甘休。 如果, 母親重視到這種心理, 採取表揚傑克為弄清那玩具為何閃亮是愛動腦筋和非常聰明, 再擺出今晚不可複得這玩具的道理, 並承諾明天將與他共同研究玩具閃亮的方法, 可能孩子的情緒會好得多。 至少, 他心理上感到母親對他在“閃亮”問題上的認可。

處於獨立性萌芽期的幼兒, 一切事物都想親力親為, 都想弄個透徹, 這原本是好事。 但是, 這種“親力親為”的心理, 往往會在不合實情中表現出來。 家長對此, 一不可包辦代替, 二不可斷然拒絕。 否則, 孩子的任性就會越來越嚴重。 這種任性, 實質上是一種與家長對抗的逆反心理,

Advertisiment
其根源又在於家長初始沒有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