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偏科並非壞事 他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孩子偏科是家長和老師非常頭痛的一件事情, 孩子要上學, 要考好分數, 要考好的學校, 偏科問題就似乎必須要解決。 但是, 偏科就一定是壞事麼?家有寶寶育兒網認為, 這不一定。

孩子偏科並非壞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做好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熱愛和全情投入, 找到自己所喜歡的並把它鑽研到極致, 成功也就離的不遠了。 那些偏科的孩子, 雖然在一些領域並不擅長, 但在另一個環境裡, 則可能會如魚得水。
偏科雖然是個大問題, 但完全不用為之恐慌, 相反, 這種現象的出現, 表明了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長,
Advertisiment
在走出學校步入工作的那一刻, 他就已經比其他的孩子領先一步了。
錢鐘書先生可謂是偏科界的老前輩, 他在考取清華大學時國文優異, 英文滿分, 但數學只有15分, 就是這樣一位“偏科大家”, 也成為了清華大學賞識的人才, 即使對數學一竅不通, 也絲毫沒有阻擋他成為一位卓越的文學大師。
學校需要的是高分孩子, 但社會需要的是對自身所從事的行業無比熱愛並且術業有專攻的人才, 其中的要求和差距一天一地。 有句古話說得好:百行通不如一行精,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就算是現在的社會也是這樣, 無論是什麼樣的企業, 相對於什麼都可以拿來擺弄一下的“多面手”, 明顯是在某一專業有自己的理解並且能獨當一面的人才更受歡迎,
Advertisiment
而這類人才在上學的時候大多有一個通病, 那就是偏科。
不過,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如果真的出現了嚴重的偏科, 就難免會令家長們陷入恐慌:“雖然你有的科目分數高, 但是你的總分上不去啊”或者是“如果你的差科也能考那麼好的話, 你就能進年級前十了!”諸如此類的反應, 雖然是在情理之中, 卻感覺有一點點鑽牛角尖。
我們常說, 人的成長需要自信, 也需要挫折, 對於偏科的孩子來說, 擅長科目的自信, 劣勢科目的挫折, 這些都已經齊備了, 這時候最應該避免的就是孩子被面對劣勢學科時的挫敗感所擊倒, 一旦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不僅改變不了現狀, 就連優勢科目所提供的自信也蕩然無存了。
Advertisiment

無論是數學, 外語, 還是語文, 他們在走入社會的那一刻都不會迷茫,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所擅長的是什麼, 雖然成績會有所缺失, 但在個人發展的這條跑道上, 他們早早地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