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做事為什麼虎頭蛇尾的?

有位媽媽跟我抱怨孩子虎頭蛇尾:面對新任務, 開始雄心壯志, 很快就覺得煩躁、無聊, 最後隨便應付或者不了了之。 而這些新任務, 本來都是孩子可以完成的。

我給她講了一個小案例。

媽媽和3歲的小寶在家扔乒乓球玩, 扔了幾下, 乒乓球滾到了沙發下面。

這個時候, 有些家長會幫孩子把球找出來, 或者告訴孩子球在哪裡, 用什麼辦法拿出來。 但這個媽媽沒有這樣做。

她站在原地沒動, 任由孩子盲目尋找。 孩子每找一處地方, 她都用俏皮的語氣問:“啊, 這裡也沒有!哪兒去了呢?”孩子便模仿她的語氣, 念叨著“哪兒去了呢”,

Advertisiment
繼續在家裡到處找……

後來見孩子實在找不到, 也有點累了, 媽媽才蹲下來問“要不要幫忙”;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後, 她也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沙發那邊, 而是繼續俏皮地念叨“讓我找找, 哪兒去了呢?”一邊假裝很認真地四處“找尋”, 找著找著, 最後在沙發下面“發現”了乒乓球。

找是找到了, 可因為乒乓球滾得比較靠裡, 拿不到。 在確認孩子想不出辦法後, 媽媽思索了一陣, 突然“興奮”地對孩子說:“我有好辦法, 看我的!”說著跑去陽臺拿了個衣架, 最終把乒乓球夠了出來。

複製媽媽的辦法和心態, 包括俏皮和興奮

這個案例我講過許多遍, 由於較瑣碎, 很多家長聽完後, 沒太放在心上。 其實案例中媽媽的做法, 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在案例前半部分, 孩子經歷了“自己找球, 自己夠球, 自己想辦法, 基本都失敗”的過程, 可謂“一連串的挫敗”, 但是媽媽積極的關注與輕鬆的語調, 卻讓孩子把整個過程當做一場遊戲, 自始至終並沒有強烈的挫敗感。

於是, 在案例的後半部分, 就有了這樣的發展:

媽媽和小寶接著扔球玩。 很快, 球又不見了。 這次孩子直接進入狀態, 一邊念叨著“哪兒去了呢”, 一邊到處尋找;很快她就發現了球, 然後興奮地喊著“我有好辦法, 看我的”, 飛速地跑去陽臺, 拿回來一個衣架, 然後趴在地上笨拙地撥啊撥, 最後自己把球夠了出來。 後來, 小寶徹底迷上了找球遊戲:在不同的角落, 用不同的工具, 將球找到並夠出來。

後半部分的體驗中, 孩子完整地複製了媽媽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輕鬆的心態;在我看來,

Advertisiment
它比前半部分體驗還要重要。 俏皮地說“哪兒去了呢”, 等於告訴孩子, 可以用調侃、好奇的態度面對挫敗感;興奮地說“看我的”, 則是讓孩子體會到, 克服困難可以很快樂、很欣喜。

可是如果這次你直接幫孩子找了球, 可能以後還要幫;如果你這次簡單告訴孩子球在哪裡, 孩子可能就會認定球以後也只在那裡。

如果繼續“剝奪”, 就連虎頭也沒了

在這個案例中, 媽媽還有一點特別值得肯定:語言簡潔。

大家有沒有發現, 我們在旁觀孩子探索時, 經常忍不住要提示他們、指導他們。 這絕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行為。

人在初學一件事情時, 往往有這樣的體會:開始很新奇, 漸漸地發現其中的難處,

Advertisiment
有些地方需要反復揣摩才能學會, 這裡往往伴隨著挫敗感;學會後, 還要大量練習才能嫺熟, 讓人感覺不耐煩。 這樣一個過程, 既不新奇, 也缺少挑戰, 顯得平淡無味, 但你必須完整地經歷它, 能扛得住挫敗感、耐得住寂寞, 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孩子也一樣。 如果我們總是在學習過程中過多“提醒”和“指導”, 看似提高了孩子的效率, 事實上卻剝奪了他們體驗整個過程、特別是體驗“挫敗”和“堅持”的機會。 結果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會剛開始覺得自己很厲害, 對什麼都很好奇, 但是稍微遇到一點波折就覺得諸事不順, 每次都雄心勃勃地開頭, 應付了事地結尾, 就像一開始那位媽媽抱怨的——只有虎頭, 沒有蛇尾。

再往下,

Advertisiment
情況可能更糟:孩子面對新奇任務時, 會對未知的過程感到憂慮, 會特別害怕失敗, 發展到最後, 連虎頭也沒有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