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做事為何只有“三分鐘熱度”

現在很多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不想要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會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報各種藝術班。 而孩子對此剛開始的時候, 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 但時間一長就沒有了興趣, 這讓一頭熱的父母很是擔心。 那麼孩子做事為何只有“三分鐘熱度”?

專家指出,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遞增的。 四歲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集中的, 他們沒有時間的概念, 也沒有永久性的記憶, 因此注意力很容易轉瞬即逝, 特別是從事諸如寫字、背詩等刻板活動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此外, 對於孩子來說, 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 為了能充分感受和探索這個“神奇”的世界, 他們需要不斷地去接觸身邊各種各樣的事物, 需要什麼都看、什麼都碰、什麼都摸, 需要對一切都感興趣。 如果他的注意力只能專注在一個事物上, 那麼就會遮罩掉許多東西。 只有通過不斷地嘗試許多的東西之後, 他才能最終確定下來自己的興趣, 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專注的。

尊重孩子的“三分鐘熱度”

因此, 在沒有人為因素的干擾下, 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 孩子會本能地專注下去, 而面對自己沒有興趣的事物, 他們則會表現出坐立不安、三心二意。

舞蹈、鋼琴這些東西, 可能都是那個網友的女兒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新東西”,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Advertisiment
她願意去嘗試, 所以她會要求買舞蹈鞋、買鋼琴。 可是, 嘗試了一段時間, 她沒有興趣了, 甚至開始排斥這些她曾經很感興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 父母更多地應該是理解孩子“三分鐘熱度”的這種心理, 給他們選擇的自由, 用一種平等的方式去和他們交流。 因為這可能是你瞭解孩子的一個契機。 年紀較小的孩子常常不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成人應該透過問題的表面去看本質, 主動向孩子發出邀請, 和他們溝通。

感受快樂能讓孩子長期保持興趣

“三分鐘熱度”是興趣發現的一個過程, 孩子一開始對一個事物有了興趣, 意味著他抱有希望, 他期待可以從中感受到快樂。 父母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去嘗試,

Advertisiment
哪怕孩子有“三分鐘熱度”的“前科”。 千萬不能反復強調孩子要保證能持續下去, 否則就不讓他去做這件事。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抱有期待、充滿希望、能從中感受到樂趣時, 就能把一份興趣長久地專注下去。 如果隨著孩子年齡的成人, 家長發現他在探索興趣的過程中一直處於“穩定不下來”的狀態, 則應該在尊重的前提下適當引導孩子。 比如, 讓孩子去發現這項活動的意義, 製造一些機會讓他從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 孩子如果能從中感受到樂趣, 他往往就能呈現一種狀態——痛並快樂著。

知道了孩子做事為何只有“三分鐘熱度”, 所以孩子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是可以理解的, 當孩子對其有興趣的話, 可能會堅持的時間長一些;如果沒有興趣的話,

Advertisiment
那麼可能會持續“淺嘗輒止”的情況。 希望家長們能夠理解到小孩子的性格, 並且時刻的保持在孩子能夠承受的限度之內, 就可引導孩子養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