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有哪些

1 有助於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 當自己請孩子幫一個小忙之後, 孩子會特別地快樂, 他們也特別願意家長們下次再請他們幫忙。 這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 孩子們覺得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分子, 他們能幫助家裡做點小家務, 從中找到自我價值和自信。 所以, 家長們不妨給孩子一些做家務的機會, 盛飯、洗碗, 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妨交給孩子去做, 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幫助。

2 有助於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 禮物折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 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Advertisiment


3 培養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 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 再擴展到其他家人, 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 便可培養出責任感。 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 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 大家生活在一起, 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4 增加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 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雖然年紀還小, 不能做得很完美, 但在練習的過程中, 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 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5 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 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 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 在練習過程中, 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 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
Advertisiment
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 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 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6 練習分類與收納的能力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 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 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 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 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

7 可以讓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平時都是坐享其成, 從來不知道做飯的辛苦。 如果父母讓孩子也體驗一下在廚房裡做飯有多累, 多辛苦, 孩子就會明白, 這些香噴噴的飯菜有多來之不易, 從而懂得感恩。 很多孩子從小到大, 手指頭兒都沒碰過丁點家務, 他們甚至連廚房都沒有進過,
Advertisiment
不知道飯是怎麼煮出來的, 不知道菜要如何下鍋, 總之就是一個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 這樣子的孩子爸爸媽媽能把他們放心交給社會嗎?

8 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許多父母不讓孩子做家務的理由很簡單, 他們認為孩子做不好, 所以不讓他們做。 或者說想等他們大一點之後再讓孩子做。 其實, 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 三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幫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了, 比如倒垃圾, 把垃圾倒到垃圾桶內, 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但也可以鍛煉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 只要你讓他們參與, 有了參與的熱情和父母的正確引導, 孩子在七歲之前可以基本學會所有的家務,
Advertisiment
當然做飯要稍微延後些, 一般需要等到孩子十二歲左右才能學會。

9 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務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 比如可以讓寶寶自己拿湯匙吃飯, 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等;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 如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 刷牙澆花, 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除了以上技能外, 還要喂寵物, 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 睡前幫媽媽鋪床, 飯後自己把碗盤放到廚房水池裡, 並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 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5歲:則要學會準備餐桌, 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
Advertisiment
準備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將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
(這個時候如何發揮指令很重要。 如果一個模糊的指令, “把餐桌收拾好”, 就會讓孩子困惑。 家長需要把一個任務分拆成一個個步驟, 從幫家長拿筷子開始, 慢慢讓孩子開始幫忙擺盤子, 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 )
5-6歲: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稚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 並且學會收拾房間的技能;
7-12歲:需要學會做簡單的飯, 幫忙洗車擦地, 清理洗手間, 掃樹葉, 掃雪, 會用洗衣機。
13歲以上:換燈泡, 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 清理冰箱、灶台, 修剪草坪等繁雜的家務也被列入清單。

10 孩子做家務的注意事項 1. 讓孩子自己選擇
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 家長可以列出幾項家務清單, 然後讓孩子自己選擇兩項去完成,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有選擇權和控制權的,從而也更樂意去做家務。
2. 不要太苛刻
對於社會認知還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來說,有時讓孩子參與要比結果更重要,若是在洗襪子的時候或是拖地的時候,寶寶沒有洗乾淨或是沒有擦乾淨,家長要重在鼓勵,不要去批評責怪,否則會讓孩子氣餒,以後可能就更不想去幹家務活了。
3. 多誇獎孩子
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家長可以多誇孩子家務做得好,或是告訴孩子他做的家務對家裡人來說有多麼重要,這樣孩子就會很開心地多幹一些家務。
4. 給孩子做示範
有時孩子做家務可能沒有像大人做的那樣細緻,這就要求家長朋友們要給孩子做示範,把衣服、玩具或是食物分類整理放好,慢慢地教孩子怎麼去細化自己的家務工作。
5.給孩子的家務工具要合適
在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的家務工具一定要合適,像掃地的掃帚要儘量使用小一點的掃帚,方面孩子操作,安全,也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6. 給孩子獎勵
當孩子很好地完成了一項家務的時候,可以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比如給孩子一個小紅花或是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其儲存起來等等,類似的獎勵可以激勵孩子,讓他下次做家務更積極。
7、不要強迫孩子

在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家務,像“給你十分鐘的時間,你必須去收拾桌子”等話語,儘量不要使用。家長讓孩子在輕鬆愉快地環境下心甘情願地完成家務是最好的方式。

然後讓孩子自己選擇兩項去完成,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有選擇權和控制權的,從而也更樂意去做家務。
2. 不要太苛刻
對於社會認知還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來說,有時讓孩子參與要比結果更重要,若是在洗襪子的時候或是拖地的時候,寶寶沒有洗乾淨或是沒有擦乾淨,家長要重在鼓勵,不要去批評責怪,否則會讓孩子氣餒,以後可能就更不想去幹家務活了。
3. 多誇獎孩子
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家長可以多誇孩子家務做得好,或是告訴孩子他做的家務對家裡人來說有多麼重要,這樣孩子就會很開心地多幹一些家務。
4. 給孩子做示範
有時孩子做家務可能沒有像大人做的那樣細緻,這就要求家長朋友們要給孩子做示範,把衣服、玩具或是食物分類整理放好,慢慢地教孩子怎麼去細化自己的家務工作。
5.給孩子的家務工具要合適
在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的家務工具一定要合適,像掃地的掃帚要儘量使用小一點的掃帚,方面孩子操作,安全,也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6. 給孩子獎勵
當孩子很好地完成了一項家務的時候,可以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比如給孩子一個小紅花或是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其儲存起來等等,類似的獎勵可以激勵孩子,讓他下次做家務更積極。
7、不要強迫孩子

在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家務,像“給你十分鐘的時間,你必須去收拾桌子”等話語,儘量不要使用。家長讓孩子在輕鬆愉快地環境下心甘情願地完成家務是最好的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