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做錯事,別光顧著講道理

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同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對孩子講道理, 問題是應該在孩子多大時家長才能講道理呢?可能有些人以為, 那麼小的孩子連話都不會說, 跟他們講什麼道理呀, 孩子肯定聽不懂。 還有些人理所當然地認為, “是我生的他, 他的一切都得我說了算, 沒有什麼可商量的”。

孩子說“不”, 是跟大人學的

美美會說的第一個有意義的字就是“不”(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 從8個月大開始, 她就“不不”個不停, 非常明確地表示著自己對大人命令的反應。 其實, 這就是我們做家長的平日裡對孩子說的幾乎全是限制的詞語,

Advertisiment
所以這是孩子把我們的話做了最好的翻刻。 有段時間, 我甚至以為孩子才1歲就進入了第一反抗期呢。

的確, 在小孩子有種種危險舉動或行為不符合大人希望時, 簡單明確堅決地說“不、不行”肯定能讓孩子明白而且會立竿見影。 但是, 這並不意味講道理就沒有必要, 更不代表孩子就能完全服從。 2歲以下的寶寶真的聽不懂道理嗎?其實不然, 孩子能讀懂我們的表情, 能聽懂讚揚和批評, 能知道誰喜歡他, 這些都足以證明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們的估計。

那麼, 究竟用什麼樣的方式, 才能夠讓2歲以下的小寶寶聽懂我們講的道理呢?

1.試小錯防大錯

什麼事情都是自己經歷過才最能記憶深刻。 美美不到1歲時,

Advertisiment
對家裡的電飯煲煮飯時冒的蒸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老想伸手去觸摸, 任憑我們怎麼解釋有多燙呀多危險呀都無濟於事。 讓她停止這個危險的舉動是在冬天, 她摸暖氣管時被燙了一下, 我告訴她這就叫“燙” (後來我摸了暖氣片, 真的是很燙), 於是她就記住了。 當她再伸手去摸鍋裡的蒸汽時, 我就告訴她“燙, 暖氣燙了你, 白汽也燙”, 還帶她走到暖氣邊。 這時她就開始邊說“燙”邊後退, 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2.讓孩子從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3.讓孩子從大人的示範中明白道理

行動是對語言最好的解讀。 孩子可能聽不懂複雜的語言, 但是家長的示範能使他們瞭解很多說教代替不了的事情。 孩子在發展自我意識的時候, 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會不自覺地說“這是你的,

Advertisiment
不要給別人”。 久而久之, 孩子的確會特別保護自己的玩具以及食物, 誰也不能動, 包括最親近的人。 美美在這個方面就顯得比較沒有“心眼”。 她也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東西, 但是在家裡我們會經常和她交換物品, 包括吃的也不是只給她自己吃。 所以, 當她在外面玩, 看到別的孩子為了爭奪玩具而哭泣時, 她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 美美當然也有自己物品的歸屬感, 無非是我們不讓她獨佔罷了。 同樣, 如果不希望孩子登到高處危險地向下看, 大人也最好不要當孩子的面站在凳子上或床上關窗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