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入園如何說再見(圖)

如何讓寶寶學會告別

暑假過後, 很多兩歲半到三歲的寶寶該上幼稚園小小班了, 然而, 父母送寶寶入園時最為犯愁的是如何跟他說“再見”, 因為這個年齡段, 正是寶寶分離焦慮情緒較為嚴重的時期。 對此, 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1:增強孩子的分離意識

專家分析:當寶寶兩個月大時, 他就會意識到, 媽媽和爸爸是否離開房間了。 當他感覺到父母離開房間了, 他的心跳會加快、脈搏的跳動頻率也會上升;孩子1~2歲時, 當父母不在身邊時, 就會產生焦慮和緊張情緒。 這就是孩子在嬰兒期面臨的兩個分離焦慮期。

Advertisiment

提示:父母在出差或下班回家後應先跟孩子熱情地打個招呼, 告訴他:“爸爸媽媽因為工作離開了你一段時間, 現在我們又再見了。 ”不要怕孩子聽不懂而不去跟孩子做這樣的交流, 這樣的練習應每天做幾次, 尤其是在父母離開孩子時, 最好要跟他說清楚:我們要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 大概什麼時候能回來等等的話。 這樣做的結果, 是讓孩子漸漸明白, 人和人之間總會有分離, 但也總會再見的。 形成一個規律後, 就能減輕孩子的焦慮情緒。

建議2: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重視

專家分析:不論是已經能站在嬰兒床裡的寶寶, 還是已經會滿地跑的一兩歲的孩子。 父母的離開在他們心中造成的不安全感是一樣的。 他們會認為:父母離開我,

Advertisiment
就是不喜歡我了。

提示:在這個階段, 最忌諱的是父母早晨偷偷地從家裡“溜走”去上班, 這只能帶給孩子更多的眼淚。 較好的做法是, 當父母在穿衣服的同時, 讓孩子幫忙拿包, 然後再與孩子進行一個告別儀式。 午休時, 可以打個電話給孩子, 告訴他你也在吃飯;下班了, 告訴他你已經上車了, 不一會兒就能到家。 這樣做能帶給心理較脆弱的孩子更多安慰, 讓他們逐漸適應與爸爸媽媽的分離。

一段時間後, 孩子就會慢慢適應了, 以後即使爸爸媽媽不打電話來, 他也知道:他們是最喜歡我, 也是很重視我的。

建議3:幫孩子與他人快樂相處

專家分析:孩子一般都會覺得和父母在一起時的時光最快樂, 那麼, 當父母不在時,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在與其他人相處時也能感受到快樂, 孩子才能真正建立起安全感和尋找快樂的能力。

提示:當父母要離開孩子單獨把他留下時, 應該和留在孩子身邊的人(家人或是保姆)進行交接, 幫助孩子逐步適應與父母以外的人快樂相處。 父母可以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進行這個過程,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知道, 儘管父母暫時不在身邊, 他一樣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快樂遊戲。

建議4:幫孩子認識自己長大了

專家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幼稚園時, 才第一次真正經歷了與父母分離。 因此, 最初幾天確實需要花很多時間適應。 常常在父母轉身離開之際, 背後就傳來孩子的哭喊聲。 此時, 不少父母會捨不得, 但是, 作為孩子的家長,

Advertisiment
他們應該認識到, 分離時的眼淚是正常的, 因為上幼稚園無論對孩子還是父母來說, 都是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變化,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慢慢適應。

提示:上幼稚園是孩子走入社會群體的第一步, 這是對孩子心理的一次重大挑戰。 父母首先自己要表現得果斷和有原則, 其實, 很多孩子做得非常出色, 一旦父母離開後, 他們很快就會融入和小夥伴的遊戲之中。

平時, 父母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告訴他, 寶寶已經長大了, 寶寶的勇敢表現會讓爸爸媽媽感到非常驕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