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了幼稚園, 對家長來說也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生活, 一方面要幫助寶寶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另一方面要積極配合學校老師, 做好家庭教育。 寶寶上了幼稚園, 家長們必須學會哪些技巧呢?
1、及時鼓勵孩子在幼稚園的進步
當孩子在幼稚園取得了一點進步, 如學會一首歌, 一支舞, 學會寫自己名字……父母應及時鼓勵。 鼓勵形式可以是送他一個小禮品, 在家人面前大聲表揚等等。 通過這種方式, 孩子會深刻體會到幼稚園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 加深對幼稚園的情感。 對不容易適應的孩子, 父母應該儘量避免問他“今天在幼稚園老師對你好嗎?”“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嗎?”等等,
Advertisiment
2、教給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稚園中, 有一個孩子看到一個小朋友在玩一輛漂亮的小汽車, 就希望一起玩。 一開始這個孩子只盯著小朋友, 不說話。 當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時, 就撲上去, 一把推開那個小朋友, 搶了小汽車……這僅顯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現。 因此, 在平時的生活中,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如何熱情地邀請小朋友一起玩, 如何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 在家中,
Advertisiment
3、在孩子面前正確評價老師
在培養孩子方面, 父母和教師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 父母首先應該信任教師, 才能協同教師工作。 千方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議論、指責教師。 剛入園的孩子, 需要對老師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 父母應該幫助他們維護教師形象。 所以, 當孩子對父母說:“今天, 我們畫鳳梨啦, 我畫得可好呢, 但老師沒有讓我‘上牆’。 ”父母不應該說:“你們那個老師偏心。
Advertisiment
4、積極參與幼稚園教育活動
入園之初, 父母要主動幫助老師全面瞭解自己的孩子, 向老師價紹孩子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等。 讓老師真實地掌握孩子的特點, 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徑接近孩子, 使孩子對教師形成信賴、依戀的心理。 幼兒入園後, 父母同樣應該把孩子在家裡的情緒、表現告訴老師, 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樣既可以從老師那裡獲得指導孩子的方法, 也有利於老師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消除孩子的顧慮、不安,
Advertisiment
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 直接與教師交流孩子的情況, 也可以通過聯繫手冊, 進行家園聯繫。 此外, 幼稚園各種活動, 如六一兒童節、元旦, 以及父母開放日, 父母要積極參加, 理解幼稚園的教育、管理方法, 親眼目睹孩子在集體生活中的各種表現, 全面瞭解孩子, 才能配合幼稚園教育活動開展, 使教育發揮最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