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孩子入托前的心理準備

每年的九月初, 是托兒所、幼兒園新學期開學的時候。
于是, 在托兒所、幼兒園門口, 我們時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一邊哭鬧, 一邊死死地拽著大人的手不放, 說什么也不肯進去:家長也猶如上戰場前的生離死別, 欲走還留, 甚至還偷偷地抹去一把眼淚。
與此相對應的是, 托兒所、幼兒園的老師倒是一臉的輕松, 忙不迭地安慰那些一步三回頭的家長:“沒事沒事, 你們放心, 讓小孩哭幾天就好了, 誰第一次上學不是這樣!”還見過這樣的老師, 待家長轉身一走, 便開始對孩子做“規矩”:“哭什么哭!在教室里誰也不許哭!”這下可好,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心理學家非常關注個人的生活事件對成長的影響。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 第一次上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活事件。 由于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了同父母(特別是母親)的交往, 在這種過程中, 孩子與父母之間逐漸形成了一種強烈、持久而又密切的感情聯系。 具體表現為, 孩子對他的主要照料者特別“黏乎”, 每當照料者不在身邊, 就會顯得焦慮不安。
1958年, 美國的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約翰·鮑爾貝將其稱之為“依戀”。 可以說, 依戀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 從家庭走向托兒所或幼兒園, 對孩子而言, 意味著從單純依戀父母到開始人際交往, 他要面臨對陌生環境與人的適應過程。
Advertisiment
本文開頭所敘述的讓孩子“被動適應”的方式, 會對孩子帶來許多負面效應, 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
為此, 孩子入托前必須有一個心理準備過程, 需要家長、老師在科學的育兒觀念指導下, 通過家庭、托兒所或幼兒園共同創設條件來加以實現。
心理準備大致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入托前, 由于年幼獨生子女的交往較少, 一旦直接從家庭到學校, 孩子的不適應感通常較強。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 孩子小的時候, 如果不是單純由父母照料, 而是有較多的照料者孩子往往容易適應環境和環境中的他人。 所以, 多帶孩子走走親戚、朋友家, 多讓孩子到公園玩耍, 對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環境和克服對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Advertisiment

針對孩子入托普遍出現的問題, 幼兒園、托兒所的新生可比其他孩子晚幾天開學, 在這幾天里, 家長可帶著孩子像游覽兒童公園一樣, 到即將就學的學校四處走走, 讓孩子看看學校里的一切。 可以在教室里與孩子一起玩玩具, 翻看幼兒畫冊, 并與新老師聊聊天。 室外的大型玩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爬一爬, 滾一滾, 摸一摸, 體驗一下玩耍的樂趣。 再帶孩子看看其他孩子在校園里游戲、做操與上課, 他們輕松愉快的神情, 相信也會讓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回到家, 當孩子玩得比較開心時, 可以提醒孩子:托兒所、幼兒園里有更多的玩具、書和同伴, 你想和他們一塊玩、一塊學知識嗎?以此來進一步調動孩子迫切想要上學的欲望。
Advertisiment

調動起孩子想要上學的欲望, 至少可以讓孩子覺得上學并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這為解決孩子剛入學時出現的情緒反復奠定了基礎。 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 孩子也是, 有的膽大, 有的膽小;有的愛哭鬧, 有的喜安靜;有的害羞退縮, 有的大方隨意……不過, 即使是膽大、隨意的孩子, 一旦遇上周圍的同伴都又哭又鬧地不想上學, 也難保不會出現什么反復, 更不用說大多數普通孩子了。
所以, 孩子心理準備的第二方面, 是父母和教師給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緩沖劑”。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 在上學的最初幾天, 允許那些在適應方面特別有困難的孩子的父母慢慢離開。 比如說, 入學第一天父母先陪孩子與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半小時,
Advertisiment
待孩子情緒相對穩定和適應后再離開;第二天則減少到20分鐘, 直到孩子能完全適應為止。 在孩子尚未完全熟悉學校環境之前, 可以讓孩子帶些自己熟悉和喜愛的玩具到學校, 以滿足他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感, 相信過不了多久, 豐富多采的學校生活會慢慢地吸引孩子。
另外, 作為老師, 要特別注意為孩子創設寬松的就學環境, 給孩子情感表露的機會, 包括剛開始入學時的哭鬧。 老師應該明白, 孩子的哭鬧并不代表膽怯, 更非無理取鬧, 而是對新環境與人產生安全感之前的一種正常情緒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