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您的感受, 因為我也有接觸過很多內向害羞的孩子, 看著他們不能融入活動, 展現自己, 確實挺著急的。 不過, 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我們需要先來分析孩子性格內向、膽小產生的可能原因。 您可以對照孩子的具體情況, 獲取相應的解決辦法:
1、孩子被保護的太好:有沒有隔代撫養的情況?祖父母/外祖父母參與孩子的撫養, 寵愛, 無條件滿足, 經常順著孩子的意思來, 有的父母也會過於溺愛孩子。 (因為所謂的“隔代親”, 老人亦希望家庭氛圍和睦融洽, 不喜歡孩子哭鬧, 所以無意之中以滿足孩子要求為主,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舒暢:您好!
楊永龍:您說舒暢:謝謝!我孩子從小不愛和人玩, 現在一樣內向, 怕小朋友。 人家找他, 他不敢說話。 是男孩。
楊永龍:現在幾歲了舒暢: 5歲, 他爸也有點內向, 是遺傳嗎?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讓他變的外內點。
楊永龍:平常您們帶孩子出去到有孩子的地方玩嗎舒暢:因為他不喜歡, 我們也就很少。 最近特關注這個不合群的問題, 所以硬是帶他找小朋友,
Advertisiment
楊永龍:同時要注意經常和孩子進行適合於孩子的體育遊戲活動舒暢:就是那種不愛表達自己楊永龍:遺傳僅僅是可能性, 後天的鍛煉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舒暢:我覺得有點輕的孤獨症。 因為之前看過報紙說喜歡轉的、圓的東西, 愛跳、來回走。 和我的孩子有點穩合。 我們這個一高興就在家裡來回走, 有時不停的原地跳高, 尤其是看到汽車、動的東西。 在幼稚園有什麼要求不敢說, 也不愛舉手。 反正就是靜靜的那種。
楊永龍:這關係不大, 不過要堅持每天帶孩子出去到有同齡小孩玩的地方活動是非常必要的楊永龍:另外, 多帶孩子到有同齡孩子的家庭串串門, 讓孩子多多與別的小孩子接觸舒暢:時常會去同學家, 去了也是自己玩不說話。語言方面也不行,在家也不愛講話,都是我們問他一點說一點。
楊永龍:主動尋找與您的孩子情景相似的、彼此有共同語言的夥伴小朋友,鼓勵孩子和內向、年齡偏小的幼兒一起玩,為她創造一個寬鬆的沒有壓力的甚至能讓他發揮主動性的環境舒暢:我們開始對小孩間的交際不懂,經常和一個很調皮的同學玩,但常常被他打,所以我們很緊張,說不要和他玩,要找乖的玩,這樣是不是也是對孩子造成了影響?有沒有彌補的辦法,唉,和樓人的比他小三歲的小孩玩,也是沒主動,人家常搶他的玩具。唉,平時他爸不和說話,但為了孩子教育常常意見不一致。他是不喜歡孩子太調皮。
楊永龍:在與和內向、年齡偏小的幼兒一起玩的過程中,要充分給予孩子適應的時間和空間,我們要注意細緻地觀察、挖掘他的長處,創造條件使孩子得到表現的機會;經常以商量的語氣、信任的目光、平等的心態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孩子的內向與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如,我們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他是一個內向的孩子、膽小,孩子有了比較好的表現是也缺乏鼓勵和表揚等舒暢:嗯,小朋友一來我們家,他就不說話,人家問他也是小小聲,我們就老提醒他說話呀,我們強化了他的尤其對吧楊永龍:我們的這種無意識的表現無異于給孩子貼了一個負面的標籤,時間長了就會變成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我是一個內向的孩子。最後的結果是家長越心急,孩子越內向。
舒暢:我們還給他在少年宮報了語藝班,要讓小朋友上去表演,但我們這個就不舉手。第一次鼓勵下舉手了,但上去背的忘了,後來又不敢了。對!!說的太對了。老師楊永龍:對待內向型的孩子,要循循善誘地啟發、引導,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他的性格問題。
舒暢:那我們現在就不要管他對吧?和小孩玩時讓他自己玩。
楊永龍:平時要多說孩子的具體優點,幫助孩子對自己進行積極定義。嗯,以前很少和小朋友玩,愛學習,我們老表揚他,還沒注意,現在常硬拉他和小朋友玩,變的越來越膽小了。唉,我是有點脾氣急性的人,他爸又不愛說話,在這樣家庭下,真是覺得我沒信心。
楊永龍: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好孩子”的定義:守紀律,積極探索、積極發言、積極和小朋友交流、不怕困難等等舒暢:這些正是我所求的,但偏偏孩子又是內向的。我早出晚歸,陪他時間少,他爸不愛和人交流,常把他關在家裡,要不就兩個一起出去玩。謝謝楊老師指導,非常感謝!我們以後會照你說的多帶他玩。5歲性格還能扭轉嗎?
楊永龍:平常我們在家庭中讓孩子來給我們當老師,讓孩子體驗一問一答的快樂,激發他開口說話的願望;同時把這種方式逐漸轉移到給同齡和偏小的內向的孩子當老師舒暢:嗯 他喜歡當老師,給他爺爺奶奶,小小孩附近沒有。我們交際範圍不大。
舒暢:就是有個不哥哥,可愛說了,他最近經常來我家,但我們這個不說,所以那哥哥老說他膽小鬼。所以我們也就老提醒他了。
楊永龍:這就是您們所犯錯誤的地方。要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並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於參加小夥伴的活動。
舒暢:昨天,那哥哥說教他認鐘錶,我們那個還不認的分,就不說,就說他膽小鬼,後來認的整點也不敢說了,就哭了。我們的很會畫畫,在他們班算畫的最好的,唱歌也不錯,但不敢在別人面前唱。那就不要和比他強的大的孩子玩對嗎?還是和那哥哥玩時我們不要在旁邊?有時我們真的也不知怎麼辦了,和那比他小的玩,本來不想給那小孩玩自己的東西,也不敢說,結果搞壞了,他就哭。
楊永龍:歌唱得不錯這很好,首先要讓孩子在全家人面前唱,唱完之後即立給予讚揚和鼓勵舒暢:這些都有的老師,我們還做了記功本,獎勵紅花。就是在和小朋友玩上傷腦筋,還是提高了,以前在我們面前都不敢唱歌,現在可以在奶奶家唱了,但再有外人就不敢了,包括他的姑姑。還是在一點點提高。這幾天和小朋友玩多了,我們就關注他說話問題了。
楊永龍:當孩子能在全家人面前唱得非常自如和快樂了,然後再邀請一個親戚加入進來,隨著孩子的進步逐漸一個一個的增加親朋好友,那麼孩子也就會在逐漸的鍛煉中得到改善的舒暢:是,多個親威他就不來了。他一定要很熟很熟的人,可能是沒有固定的伴。
楊永龍:當他有了一點小進步時,我們要及時親他一下,或是擁抱他一下。雖然是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鼓勵卻是非常有效的舒暢:我們這邊的同事就說放出去玩,不用管,人家的小孩都是不管就和一群小朋友出去的。對我們這樣的孩子來說,您看適合嗎?
楊永龍:您要領會清楚我說的自然、大方、自如之後,循序漸進舒暢:哦,可能我太急了。
楊永龍:如果是交通安全的話,這是可行的舒暢:我明白了,首先要給孩子自信。
楊永龍:我們對孩子一定不能性子急,而是要對孩子的培育有耐心和毅力舒暢:是,我這個人容易受別人影響,因為有個同事的孩子就是內向的,但愛學習,最後步入名校,有時又覺得沒什麼。但有的同事的孩子外內又學習好,說內向發展空間小,我又很急。
楊永龍:如果孩子有膽小、畏縮的表現時,我們就難過、心煩,就去責駡孩子,結果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錯了,反而會變得更加拘謹和膽小。
舒暢:嗯 對,所以就沒有個系統的教育理念。
楊永龍:不要對孩子約束太多。如果不讓孩子自由玩耍,怕弄髒衣服,平時說教太多,自覺不自覺地總是在指責、糾正孩子的行為,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那麼孩子就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有所顧忌,縮手縮腳。所以要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泥巴,踩雨後的積水等,家長給他換上舊一些的衣服,努力不去干涉他怎麼玩,給他自由。
舒暢:是,從小就干涉太多,小時在奶奶家住,老人護著孩子多,後面我們也就總怕他危險。
楊永龍:要耐心對待孩子,降低要求標準。如要求孩子有禮貌、大方,但某一次孩子沒有做到,我們不能強迫他做甚至責駡他,而是希望他下一次做到。對於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我們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的反應,同時,要及時稱讚孩子微小的進步。
舒暢:所以總的來說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了。我們要認真反思。是,這些真是沒做好。
有一次我接他,遇到同學,同學喊他名字,他就不理,好像很緊張的樣子,我讓他叫,他還是沒有,我就急了,把他書包扔在地上了,結果孩子哭。
舒暢:有時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什麼他就會表現成這樣,不理解。哦哦,老師您說的不使用,正是我常常使用的。因為他不說幼稚園的事,我又想知道,就這樣問了。
楊永龍:是啊,這些問題對於大人來說是太簡單了,而對於孩子卻是大問題,所以我們要蹲下身了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看問題舒暢:唉,真是慚愧。問法都是有問題的,就這樣一天天積累造成孩子現在情況了。問題出在大人身人。從幼稚園回來我第一句話就問他開不開心,他就開心,完了就什麼也不說了,我就會問他有沒有被人欺負什麼的。如果他愛講我也不會問了。方法用錯了。
楊永龍:是啊,問題出在大人身上,而表現卻在孩子身上舒暢:老師能推薦我一本書看嗎?
楊永龍:《培養優秀孩子的8個錦囊》作者:陳新峰;《打罵教不出好孩子》(最新版父母培養優秀孩子的必備教子書)作者:朱俊青;《培養優秀孩子就這麼簡單》作者: 劉敏華;《培養優秀孩子36堂課》編者:江南雨等。
舒暢:非常感謝!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是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造成的,您要通過轉變孩子的心態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膽小:
1.要尋找孩子出現錯誤行為的具體原因,要看孩子的閃光點、優點、長處,不要老盯著孩子的弱點不放,每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
2.要分析孩子的弱點、缺點、毛病產生的原因,是因為環境、家庭還是**造成的。
3.孩子的所有問題都要淡化,家長要把孩子的問題放在心裡,不要說出來,因為家長的抱怨往往會強化孩子的錯誤行為。
4.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來。
5.要培養孩子新的興趣,孩子的弱點往往是缺乏生活內容使其旺盛的精力得以發揮,當其有了強烈的興趣後,生命才有發揮方向,從而淡化缺點,孩子吵鬧是旺盛的精力沒有地方發揮,所以要有新的東西來補充生活。
6.要幫助孩子在興趣上做出成績,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和獎賞。
家長通過以上幾點即可使孩子從消極行為的籠罩下跳到積極的心態,從而有積極的行為。
認生:
認生是正常的,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都有的階段。一般寶寶從5-6個月開始認生,8-9個月逐漸明顯,12個月達高峰,並持續一段時間,所以1歲以後的孩子顯得更認生了。認生是孩子認識能力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記憶變化。它一方面明顯地表現了認生孩子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的發展,即能夠區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夠清楚地記得不同人的臉;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孩子情緒和人際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變化,表現了孩子對親人和對不熟悉人的不同態度。對孩子認生的表現不能斥責,否則會加重她的緊張與恐懼。家長要正確對待,不必緊張,可適當採用一些方法使這個階段度過得好些,快些。下面的內容您可以參考:
1、見到陌生人的時候,不要讓生人馬上接近他,可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先對他微笑,表示友好,或給他點小禮物,慢慢靠近他,讓他逐漸降低對陌生人的恐懼感。
2、帶他到街上、超市、遊樂場等公共場所去,讓他多看,多聽,感知不同人的聲音和面孔,但不要勉強他讓別人抱。
3、創造機會讓他和別人交往,比如帶他到鄰居家串門,請鄰居帶孩子來家裡和他玩。鼓勵他與不同年齡段的人交朋友等。
4、當他被陌生人逗引而害怕時,不強迫他與陌生人接近,也不要責備他,而要抱緊他,安慰他,讓他有安全感。
一、調整**與孩子間的關係。讓孩子感到父母喜歡他、尊重他,態度溫和,孩子的感覺很好,往往就活潑愉快,積極熱情,自信心強。
二、要言傳身教。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
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的評價,**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家長在孩子面前應有自信心,樂觀的性格,有魄力,自強,辦事不怯懦,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
三、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多贊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缺乏自信。
家長切忌用尖刻的語言,諷刺挖苦孩子,不用別家孩子的優勢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別人面前懲罰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話當“耳旁風”,不濫施權威,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之產生自卑感,而喪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別的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發展自尊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四、讓孩子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準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如讓他跳一跳,想辦法把花籃取下來,從而在不斷的成功中培養自信。
切忌花籃掛得太高,而實際能力不及,連連失敗,致使自信心屢屢受挫。同樣,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一個在遊戲中總做不好的孩子,很難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會減少自信心,並由此不願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會越是不自信,形成惡性循環。
**應通過幫助他們,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來消除這種惡性循環。另外,對於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關心。如對膽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家裡或班級上擔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大膽自信。
福福媽:如何培養自發性行為呢?
1、 盡可能多的人和孩子一起活動。不要局限于孩子和**的活動。因為**總是提要求的,是要遵從的。孩子在**面前處於被動的狀態。要強調和同伴、同齡人的活動。
2、 在盡可能多的實際的場合教孩子。即場所的泛化。特定的場合是為了幫助他排除無關刺激的干擾,是一個純粹的環境。但這是生活中不存在的。是非自然的。在自然環境中才會產生自發的東西。
3、 強化方式盡可能早的轉變到自然的狀態。強化方式自然化。最初我們的強化如食物、誇獎等都是誇張的,是非自然性的。
4、 盡可能多的強化孩子離開**輔助的適當行為。強化孩子獨立的行為。**要善於觀察和發現孩子的獨立行為。
5、 孩子的適當行為越多,自發的行為就越多。自發的前提一定是量的積累。沒有積累,自發性行為就無從而來。如教孩子用積木搭房子、搭小橋等。當他沒事做的時候他就會玩搭積木。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越來越多。
6、 教盡可能多的教他功能性反應。如實際生活的技能。語言的主動表達。
7、 盡可能多地建立適當性行為,用適當的行為代替自我刺激性行為。
8、 避免過度運用害怕、憂慮。因為這些會壓抑孩子的自發性行為。當孩子訓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我刺激性行為被適當行為代替時,我們要放鬆我們的控制。
當然,我們在建立自發性行為的同時還要注意控制不適當的行為的發生。
家長諮詢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的問題,下面是家庭中的具體情況分析:11歲的女兒上五年級了,性格內向,膽小怕生,不善交際,做事拘謹。她在學校從不敢表現自己,上課從不舉手發言。老師在評語裡經常鼓勵她要大膽些,可就是沒有效果。怎麼改變孩子這種內向膽小的性格呢?
蘇秦(教師):如果我是孩子的老師,我會在每節課上課前,來個三分鐘演講活動。辦法有三,第一種:話題由老師選定,如談“我的家庭成員”、“我最喜歡做的事”。先請一個平常大膽活躍的同學上場做示範,再請她上臺;第二種:找一個平常大膽活躍的同學與她配對,進行三分鐘對話。當然,到底談什麼內容,可以事先與那個同學交流,做好準備;第三種:話題由他本人選,進行即興演演講。此法我在班級試過,且對每個人的要求都一樣,有的人第一次演講時額頭上直冒汗,但三次以後就基本上比較從容了。老師一要捨得拿出課堂上的這三分鐘,二要堅持每堂課都這樣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班上那些內向膽小的學生一定會比以前大有改觀,不再怕羞、拘束。
莫要隨意否定方麗娜(教師):孩子天生並不膽小,每個人都表現的欲望,只因這表現欲還在剛剛萌芽的時候就被消極的語言“風暴”所襲,孩子的信心漸漸喪失,進而變得膽小怕事。看來信心是練就膽量的一劑良藥,而信心又不是一進半刻就能擁有的,如果有人經常在身邊關注你,提醒你,鼓勵你,就會帶給你膽量和信心。如果給孩子幼小的心靈打上“你不行”的烙印,我敢肯定,這孩子從此很難再走出陰影。
小時候,我自認為舞跳得很好,一直被讚美聲包圍著。直到有一天大人們在聊天時說我手腳很硬、不是塊跳舞的料,這話猶如晴天霹靂,將我的自信擊得粉碎,從此我再也沒主動跳過舞,連舞蹈課也勉強應付。自卑在我心裡紮了根:反正我是沒有舞蹈天分的。尤其是舞蹈老師,我總是想方設法避開她。後來,有人偶爾看了我的演出,說我跳得很好,我這才重新審視自己。假如不是大人們當初的那句話,我在舞蹈方面一定會有更高的成績。其實我是行的!我的膽小和不自信也是他們“說”出來的!所以,哪怕是最差的孩子,你也別忘了送上一句鼓勵的話!
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給他聽的空間熊佑平(教師):我班的嘉增也是這樣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我曾和他的家長多次聯繫,也一再鼓勵他大膽發言,積極參與,給他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可收效甚微。後來我讀到這樣一段話:我們應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我轉而一想,嘉幸雖然不發言,但不是一直在傾聽嗎?上課不發言的孩子,有時其實比頻頻舉手發言的孩子更善於傾聽。如果老師不給孩子施加“大膽發言才是好學生”的壓力,孩子學習起來會更輕鬆更自在。
於是,我不再勉強他發言,即使有事找他談話時,也裝作很隨意的樣子走到他座位旁輕輕地說幾句。我不會忽略他,我的目光常會和他相遇。因為不用擔心我會逼他發言,他顯得很放鬆。同時,我告訴嘉幸的家長,不發言不是什麼錯誤,不要在這件事情上給孩子施加壓力,多和孩子交流他在學校裡學得開心、有趣的事。嘉幸不再總是那副深沉的樣子,慢慢和周圍的同學說笑了。有一次,他竟然舉起了小手。以後,他有時舉手,有時不舉手。我都隨他。而且,不愛他的發言如何,我都會微笑地耐心地聽完。如今,嘉幸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雖然舉手的次數和積極性只能算一般,性格也仍然內向,但他並不封閉,他和同學的交往顯然是很融洽的。
想辦法壯膽量練麗丹(家長):有時候,直接跟孩子講道理,如“膽小不好,你要膽大點啊”等等,孩子是聽不去的,也難以奏效。不如用“回憶童年”的旁敲側擊法。我孩子也內向膽小,他6歲時,有一次我故意給他編我的“童年故事”:“媽媽小時候膽子比你還小,見誰都怕,這個不敢,那個不敢……”孩子一聽就樂了,原來媽媽小時候比我還膽小怕羞!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比媽媽強,從而給自己增強信心。這個年齡的孩子,其實自己也懂得膽小是弱點,只是克服不了,用比他更“差”的虛擬故事作對比,可以比出自信和驕傲。
還有一種辦法是帶孩子到人多、熱鬧的地方大聲朗讀,如果孩子怕,就先到人較少的地方。如到路邊的草坪或公園裡,坐下來拿出孩子喜愛的書,輪流大聲地朗讀。每天堅持10分鐘,開始孩子可能很害怕,但如果能堅持一個月,相信會漸漸克服怕生、膽小的弱點,不管身邊人來人往,都會如入無人之境。
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多鼓勵多尊重趙玉玲(師範院校學生):估計沒人會比我的膽子更小了。小時候,我因身體殘疾,性格非常內向,不敢和同學接觸,就連和老師說話也不敢抬頭,心裡怦怦直跳。但後來的鍛煉,使我變得很開朗、樂觀。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我變為最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給予了我充分的信心和表現的機會。
在此,我向大人們真誠地提議:第一、經常鼓勵孩子。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儘量對孩子給予肯定和鼓勵。只要我取得一點成績,母親就會表揚和鼓勵我,讓我盡情地享受成功的喜悅。有時我懷疑自己的能力,母親就會安慰我說:“沒關係,不要擔心,你可以辦到的,你要相信自己,你有這個能力。”甚至說:“放心,絕對沒問題,你完全可以做到,我敢保證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這樣一來,我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很多,心裡也塌實多了,膽子也就大多了。第二,要尊重孩子。
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家長都要冷靜對待,在外人面前不要批評孩子,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母親很注意給我留面子,也很在意我的心理感受,她會盡可能地幫助我處理尷尬的局面,儘量不讓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第三,教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發現優點,是樹立自信心最關鍵的一步,不過這方面我是自己努力的,上初中以後我就比較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第四,多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我的父母和老師都很支持我,他們知道我會說相聲,老師就積極動員我參加班裡的活動,上臺表演得多了,膽子也就自然大了。
營造活躍氣氛王弘(家長):第一,父母千萬不可當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就是膽小內向,沒有出息。”等消極暗示的話,這些話只能讓孩子失去自信,認為自己也許天生就是這樣了。第二,孩子性格內向,除遺傳因素外,有的也多少和家庭環境有關。家長除了要注意為孩子創造交友環境,鼓勵孩子多出去參與集體活動外,還要有意製造活躍、歡樂、民主、開放的家庭氣氛。尤其是內向沉靜的家長,很容易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沉悶的家庭不宜培養健康活潑的孩子。因此,父母在家中要做孩子的好朋友,多與孩子交流,比如設計辯論話題,經常與他爭辯輸贏,以此激發孩子的表達欲。第三,允許犯錯誤。如果孩子無意中犯了錯誤,你總是橫加指責,只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認為錯誤是不能犯的,所以做事總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只要不是有意犯錯,就該讓孩子大膽嘗試,要允許孩子犯錯誤,敢於犯錯誤,要培養孩子敢於總結教訓、勇於糾錯的精神,在不斷的實踐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1)要經常有較多的人逗孩子玩,逗他發音、說話,玩得愉快活潑。
(2) 接觸孩子的人態度必須親切、友好、和氣、使孩子開心而絲毫不畏懼。
(3) 陌生人接觸孩子不能心急,要逐步接近,使他有一個適應過程。急於表示親熱,強迫抱他,反而使孩子害怕。
(4)接觸嬰兒的成年人或大孩子要嚴禁嚇唬嬰幼兒,也決不准取笑孩子,不能開過分的玩笑。開過分的玩笑或者使孩子害臊、怕羞、膽小,或者使他放肆,沒禮貌,都會產生不良後果。
(5)成年人應十分尊重孩子,家裡來客人要帶孩子一起接送,客人要與孩子問好、再見、禮貌相待。不要強迫孩子叫人(禮貌地稱呼),只要家長熱情示範,適時鼓勵孩子,孩子就會大方叫人。不可在客人面前勉強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強迫,是對孩子不尊重,反而使他不大方,不禮貌。
(6) 要經常抱孩子,牽孩子到鄰居家串門,鼓勵他自由談話(注意,還是不能嚇唬他或取笑他)。以後他就會自由串門,跟鄰居的阿姨、叔叔、伯伯、嬸嬸、奶奶搭話,談家常了。二三歲的孩子能串門搭話,是不簡單的重大進步。
(7)家長要鼓勵孩子拿自己的糖果請客人吃,當孩子請客時,客人應適當吃一點,並謝謝他。假若像有的人那樣,向孩子要東西吃,“考驗”一下,然後再還給他。假若像有的人那樣,向孩子要東西吃,“考驗”一下,然後再還給他。這樣引導,似乎孩子也很“大方”,把喜歡的糖果“給”別要,而當別人真的收下時,他又哭又搶,這不是培養孩子的虛偽嗎?
(8)要讓孩子經常跟別的小朋友玩,共玩具、做遊戲、鼓勵他們友好相處,相互關心。如看見小朋友摔跤了,就連忙去扶起來,幫他揉揉摔痛的地方。孩子不在交往中是培養不起這種品質來的。
(9)孩子上托兒所、幼稚園之前,一定要常帶他去那個托兒所或幼稚園玩耍,與老師和小朋友快樂友好地接觸,使孩子熟悉那個環境,不覺陌生和拘束,並喜愛在那裡玩耍。這樣當孩子真的上托兒所、幼稚園時,他一天也不會哭,心理發展就占了一個很大的優勢。
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提升交往能力,不僅利於發展語言,豐富知識,鍛煉獨立性,增強自信心,健全人格,而且孩子心靈美也是在交往中發展起來的。
去了也是自己玩不說話。語言方面也不行,在家也不愛講話,都是我們問他一點說一點。楊永龍:主動尋找與您的孩子情景相似的、彼此有共同語言的夥伴小朋友,鼓勵孩子和內向、年齡偏小的幼兒一起玩,為她創造一個寬鬆的沒有壓力的甚至能讓他發揮主動性的環境舒暢:我們開始對小孩間的交際不懂,經常和一個很調皮的同學玩,但常常被他打,所以我們很緊張,說不要和他玩,要找乖的玩,這樣是不是也是對孩子造成了影響?有沒有彌補的辦法,唉,和樓人的比他小三歲的小孩玩,也是沒主動,人家常搶他的玩具。唉,平時他爸不和說話,但為了孩子教育常常意見不一致。他是不喜歡孩子太調皮。
楊永龍:在與和內向、年齡偏小的幼兒一起玩的過程中,要充分給予孩子適應的時間和空間,我們要注意細緻地觀察、挖掘他的長處,創造條件使孩子得到表現的機會;經常以商量的語氣、信任的目光、平等的心態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孩子的內向與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如,我們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他是一個內向的孩子、膽小,孩子有了比較好的表現是也缺乏鼓勵和表揚等舒暢:嗯,小朋友一來我們家,他就不說話,人家問他也是小小聲,我們就老提醒他說話呀,我們強化了他的尤其對吧楊永龍:我們的這種無意識的表現無異于給孩子貼了一個負面的標籤,時間長了就會變成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我是一個內向的孩子。最後的結果是家長越心急,孩子越內向。
舒暢:我們還給他在少年宮報了語藝班,要讓小朋友上去表演,但我們這個就不舉手。第一次鼓勵下舉手了,但上去背的忘了,後來又不敢了。對!!說的太對了。老師楊永龍:對待內向型的孩子,要循循善誘地啟發、引導,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他的性格問題。
舒暢:那我們現在就不要管他對吧?和小孩玩時讓他自己玩。
楊永龍:平時要多說孩子的具體優點,幫助孩子對自己進行積極定義。嗯,以前很少和小朋友玩,愛學習,我們老表揚他,還沒注意,現在常硬拉他和小朋友玩,變的越來越膽小了。唉,我是有點脾氣急性的人,他爸又不愛說話,在這樣家庭下,真是覺得我沒信心。
楊永龍: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好孩子”的定義:守紀律,積極探索、積極發言、積極和小朋友交流、不怕困難等等舒暢:這些正是我所求的,但偏偏孩子又是內向的。我早出晚歸,陪他時間少,他爸不愛和人交流,常把他關在家裡,要不就兩個一起出去玩。謝謝楊老師指導,非常感謝!我們以後會照你說的多帶他玩。5歲性格還能扭轉嗎?
楊永龍:平常我們在家庭中讓孩子來給我們當老師,讓孩子體驗一問一答的快樂,激發他開口說話的願望;同時把這種方式逐漸轉移到給同齡和偏小的內向的孩子當老師舒暢:嗯 他喜歡當老師,給他爺爺奶奶,小小孩附近沒有。我們交際範圍不大。
舒暢:就是有個不哥哥,可愛說了,他最近經常來我家,但我們這個不說,所以那哥哥老說他膽小鬼。所以我們也就老提醒他了。
楊永龍:這就是您們所犯錯誤的地方。要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並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於參加小夥伴的活動。
舒暢:昨天,那哥哥說教他認鐘錶,我們那個還不認的分,就不說,就說他膽小鬼,後來認的整點也不敢說了,就哭了。我們的很會畫畫,在他們班算畫的最好的,唱歌也不錯,但不敢在別人面前唱。那就不要和比他強的大的孩子玩對嗎?還是和那哥哥玩時我們不要在旁邊?有時我們真的也不知怎麼辦了,和那比他小的玩,本來不想給那小孩玩自己的東西,也不敢說,結果搞壞了,他就哭。
楊永龍:歌唱得不錯這很好,首先要讓孩子在全家人面前唱,唱完之後即立給予讚揚和鼓勵舒暢:這些都有的老師,我們還做了記功本,獎勵紅花。就是在和小朋友玩上傷腦筋,還是提高了,以前在我們面前都不敢唱歌,現在可以在奶奶家唱了,但再有外人就不敢了,包括他的姑姑。還是在一點點提高。這幾天和小朋友玩多了,我們就關注他說話問題了。
楊永龍:當孩子能在全家人面前唱得非常自如和快樂了,然後再邀請一個親戚加入進來,隨著孩子的進步逐漸一個一個的增加親朋好友,那麼孩子也就會在逐漸的鍛煉中得到改善的舒暢:是,多個親威他就不來了。他一定要很熟很熟的人,可能是沒有固定的伴。
楊永龍:當他有了一點小進步時,我們要及時親他一下,或是擁抱他一下。雖然是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鼓勵卻是非常有效的舒暢:我們這邊的同事就說放出去玩,不用管,人家的小孩都是不管就和一群小朋友出去的。對我們這樣的孩子來說,您看適合嗎?
楊永龍:您要領會清楚我說的自然、大方、自如之後,循序漸進舒暢:哦,可能我太急了。
楊永龍:如果是交通安全的話,這是可行的舒暢:我明白了,首先要給孩子自信。
楊永龍:我們對孩子一定不能性子急,而是要對孩子的培育有耐心和毅力舒暢:是,我這個人容易受別人影響,因為有個同事的孩子就是內向的,但愛學習,最後步入名校,有時又覺得沒什麼。但有的同事的孩子外內又學習好,說內向發展空間小,我又很急。
楊永龍:如果孩子有膽小、畏縮的表現時,我們就難過、心煩,就去責駡孩子,結果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錯了,反而會變得更加拘謹和膽小。
舒暢:嗯 對,所以就沒有個系統的教育理念。
楊永龍:不要對孩子約束太多。如果不讓孩子自由玩耍,怕弄髒衣服,平時說教太多,自覺不自覺地總是在指責、糾正孩子的行為,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那麼孩子就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有所顧忌,縮手縮腳。所以要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泥巴,踩雨後的積水等,家長給他換上舊一些的衣服,努力不去干涉他怎麼玩,給他自由。
舒暢:是,從小就干涉太多,小時在奶奶家住,老人護著孩子多,後面我們也就總怕他危險。
楊永龍:要耐心對待孩子,降低要求標準。如要求孩子有禮貌、大方,但某一次孩子沒有做到,我們不能強迫他做甚至責駡他,而是希望他下一次做到。對於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我們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的反應,同時,要及時稱讚孩子微小的進步。
舒暢:所以總的來說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了。我們要認真反思。是,這些真是沒做好。
有一次我接他,遇到同學,同學喊他名字,他就不理,好像很緊張的樣子,我讓他叫,他還是沒有,我就急了,把他書包扔在地上了,結果孩子哭。
舒暢:有時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什麼他就會表現成這樣,不理解。哦哦,老師您說的不使用,正是我常常使用的。因為他不說幼稚園的事,我又想知道,就這樣問了。
楊永龍:是啊,這些問題對於大人來說是太簡單了,而對於孩子卻是大問題,所以我們要蹲下身了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看問題舒暢:唉,真是慚愧。問法都是有問題的,就這樣一天天積累造成孩子現在情況了。問題出在大人身人。從幼稚園回來我第一句話就問他開不開心,他就開心,完了就什麼也不說了,我就會問他有沒有被人欺負什麼的。如果他愛講我也不會問了。方法用錯了。
楊永龍:是啊,問題出在大人身上,而表現卻在孩子身上舒暢:老師能推薦我一本書看嗎?
楊永龍:《培養優秀孩子的8個錦囊》作者:陳新峰;《打罵教不出好孩子》(最新版父母培養優秀孩子的必備教子書)作者:朱俊青;《培養優秀孩子就這麼簡單》作者: 劉敏華;《培養優秀孩子36堂課》編者:江南雨等。
舒暢:非常感謝!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是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造成的,您要通過轉變孩子的心態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膽小:
1.要尋找孩子出現錯誤行為的具體原因,要看孩子的閃光點、優點、長處,不要老盯著孩子的弱點不放,每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
2.要分析孩子的弱點、缺點、毛病產生的原因,是因為環境、家庭還是**造成的。
3.孩子的所有問題都要淡化,家長要把孩子的問題放在心裡,不要說出來,因為家長的抱怨往往會強化孩子的錯誤行為。
4.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來。
5.要培養孩子新的興趣,孩子的弱點往往是缺乏生活內容使其旺盛的精力得以發揮,當其有了強烈的興趣後,生命才有發揮方向,從而淡化缺點,孩子吵鬧是旺盛的精力沒有地方發揮,所以要有新的東西來補充生活。
6.要幫助孩子在興趣上做出成績,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和獎賞。
家長通過以上幾點即可使孩子從消極行為的籠罩下跳到積極的心態,從而有積極的行為。
認生:
認生是正常的,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都有的階段。一般寶寶從5-6個月開始認生,8-9個月逐漸明顯,12個月達高峰,並持續一段時間,所以1歲以後的孩子顯得更認生了。認生是孩子認識能力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記憶變化。它一方面明顯地表現了認生孩子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的發展,即能夠區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夠清楚地記得不同人的臉;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孩子情緒和人際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變化,表現了孩子對親人和對不熟悉人的不同態度。對孩子認生的表現不能斥責,否則會加重她的緊張與恐懼。家長要正確對待,不必緊張,可適當採用一些方法使這個階段度過得好些,快些。下面的內容您可以參考:
1、見到陌生人的時候,不要讓生人馬上接近他,可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先對他微笑,表示友好,或給他點小禮物,慢慢靠近他,讓他逐漸降低對陌生人的恐懼感。
2、帶他到街上、超市、遊樂場等公共場所去,讓他多看,多聽,感知不同人的聲音和面孔,但不要勉強他讓別人抱。
3、創造機會讓他和別人交往,比如帶他到鄰居家串門,請鄰居帶孩子來家裡和他玩。鼓勵他與不同年齡段的人交朋友等。
4、當他被陌生人逗引而害怕時,不強迫他與陌生人接近,也不要責備他,而要抱緊他,安慰他,讓他有安全感。
一、調整**與孩子間的關係。讓孩子感到父母喜歡他、尊重他,態度溫和,孩子的感覺很好,往往就活潑愉快,積極熱情,自信心強。
二、要言傳身教。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
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的評價,**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家長在孩子面前應有自信心,樂觀的性格,有魄力,自強,辦事不怯懦,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
三、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多贊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缺乏自信。
家長切忌用尖刻的語言,諷刺挖苦孩子,不用別家孩子的優勢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別人面前懲罰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話當“耳旁風”,不濫施權威,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之產生自卑感,而喪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別的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發展自尊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四、讓孩子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準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如讓他跳一跳,想辦法把花籃取下來,從而在不斷的成功中培養自信。
切忌花籃掛得太高,而實際能力不及,連連失敗,致使自信心屢屢受挫。同樣,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一個在遊戲中總做不好的孩子,很難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會減少自信心,並由此不願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會越是不自信,形成惡性循環。
**應通過幫助他們,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來消除這種惡性循環。另外,對於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關心。如對膽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家裡或班級上擔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大膽自信。
福福媽:如何培養自發性行為呢?
1、 盡可能多的人和孩子一起活動。不要局限于孩子和**的活動。因為**總是提要求的,是要遵從的。孩子在**面前處於被動的狀態。要強調和同伴、同齡人的活動。
2、 在盡可能多的實際的場合教孩子。即場所的泛化。特定的場合是為了幫助他排除無關刺激的干擾,是一個純粹的環境。但這是生活中不存在的。是非自然的。在自然環境中才會產生自發的東西。
3、 強化方式盡可能早的轉變到自然的狀態。強化方式自然化。最初我們的強化如食物、誇獎等都是誇張的,是非自然性的。
4、 盡可能多的強化孩子離開**輔助的適當行為。強化孩子獨立的行為。**要善於觀察和發現孩子的獨立行為。
5、 孩子的適當行為越多,自發的行為就越多。自發的前提一定是量的積累。沒有積累,自發性行為就無從而來。如教孩子用積木搭房子、搭小橋等。當他沒事做的時候他就會玩搭積木。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越來越多。
6、 教盡可能多的教他功能性反應。如實際生活的技能。語言的主動表達。
7、 盡可能多地建立適當性行為,用適當的行為代替自我刺激性行為。
8、 避免過度運用害怕、憂慮。因為這些會壓抑孩子的自發性行為。當孩子訓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我刺激性行為被適當行為代替時,我們要放鬆我們的控制。
當然,我們在建立自發性行為的同時還要注意控制不適當的行為的發生。
家長諮詢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的問題,下面是家庭中的具體情況分析:11歲的女兒上五年級了,性格內向,膽小怕生,不善交際,做事拘謹。她在學校從不敢表現自己,上課從不舉手發言。老師在評語裡經常鼓勵她要大膽些,可就是沒有效果。怎麼改變孩子這種內向膽小的性格呢?
蘇秦(教師):如果我是孩子的老師,我會在每節課上課前,來個三分鐘演講活動。辦法有三,第一種:話題由老師選定,如談“我的家庭成員”、“我最喜歡做的事”。先請一個平常大膽活躍的同學上場做示範,再請她上臺;第二種:找一個平常大膽活躍的同學與她配對,進行三分鐘對話。當然,到底談什麼內容,可以事先與那個同學交流,做好準備;第三種:話題由他本人選,進行即興演演講。此法我在班級試過,且對每個人的要求都一樣,有的人第一次演講時額頭上直冒汗,但三次以後就基本上比較從容了。老師一要捨得拿出課堂上的這三分鐘,二要堅持每堂課都這樣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班上那些內向膽小的學生一定會比以前大有改觀,不再怕羞、拘束。
莫要隨意否定方麗娜(教師):孩子天生並不膽小,每個人都表現的欲望,只因這表現欲還在剛剛萌芽的時候就被消極的語言“風暴”所襲,孩子的信心漸漸喪失,進而變得膽小怕事。看來信心是練就膽量的一劑良藥,而信心又不是一進半刻就能擁有的,如果有人經常在身邊關注你,提醒你,鼓勵你,就會帶給你膽量和信心。如果給孩子幼小的心靈打上“你不行”的烙印,我敢肯定,這孩子從此很難再走出陰影。
小時候,我自認為舞跳得很好,一直被讚美聲包圍著。直到有一天大人們在聊天時說我手腳很硬、不是塊跳舞的料,這話猶如晴天霹靂,將我的自信擊得粉碎,從此我再也沒主動跳過舞,連舞蹈課也勉強應付。自卑在我心裡紮了根:反正我是沒有舞蹈天分的。尤其是舞蹈老師,我總是想方設法避開她。後來,有人偶爾看了我的演出,說我跳得很好,我這才重新審視自己。假如不是大人們當初的那句話,我在舞蹈方面一定會有更高的成績。其實我是行的!我的膽小和不自信也是他們“說”出來的!所以,哪怕是最差的孩子,你也別忘了送上一句鼓勵的話!
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給他聽的空間熊佑平(教師):我班的嘉增也是這樣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我曾和他的家長多次聯繫,也一再鼓勵他大膽發言,積極參與,給他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可收效甚微。後來我讀到這樣一段話:我們應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我轉而一想,嘉幸雖然不發言,但不是一直在傾聽嗎?上課不發言的孩子,有時其實比頻頻舉手發言的孩子更善於傾聽。如果老師不給孩子施加“大膽發言才是好學生”的壓力,孩子學習起來會更輕鬆更自在。
於是,我不再勉強他發言,即使有事找他談話時,也裝作很隨意的樣子走到他座位旁輕輕地說幾句。我不會忽略他,我的目光常會和他相遇。因為不用擔心我會逼他發言,他顯得很放鬆。同時,我告訴嘉幸的家長,不發言不是什麼錯誤,不要在這件事情上給孩子施加壓力,多和孩子交流他在學校裡學得開心、有趣的事。嘉幸不再總是那副深沉的樣子,慢慢和周圍的同學說笑了。有一次,他竟然舉起了小手。以後,他有時舉手,有時不舉手。我都隨他。而且,不愛他的發言如何,我都會微笑地耐心地聽完。如今,嘉幸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雖然舉手的次數和積極性只能算一般,性格也仍然內向,但他並不封閉,他和同學的交往顯然是很融洽的。
想辦法壯膽量練麗丹(家長):有時候,直接跟孩子講道理,如“膽小不好,你要膽大點啊”等等,孩子是聽不去的,也難以奏效。不如用“回憶童年”的旁敲側擊法。我孩子也內向膽小,他6歲時,有一次我故意給他編我的“童年故事”:“媽媽小時候膽子比你還小,見誰都怕,這個不敢,那個不敢……”孩子一聽就樂了,原來媽媽小時候比我還膽小怕羞!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比媽媽強,從而給自己增強信心。這個年齡的孩子,其實自己也懂得膽小是弱點,只是克服不了,用比他更“差”的虛擬故事作對比,可以比出自信和驕傲。
還有一種辦法是帶孩子到人多、熱鬧的地方大聲朗讀,如果孩子怕,就先到人較少的地方。如到路邊的草坪或公園裡,坐下來拿出孩子喜愛的書,輪流大聲地朗讀。每天堅持10分鐘,開始孩子可能很害怕,但如果能堅持一個月,相信會漸漸克服怕生、膽小的弱點,不管身邊人來人往,都會如入無人之境。
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多鼓勵多尊重趙玉玲(師範院校學生):估計沒人會比我的膽子更小了。小時候,我因身體殘疾,性格非常內向,不敢和同學接觸,就連和老師說話也不敢抬頭,心裡怦怦直跳。但後來的鍛煉,使我變得很開朗、樂觀。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我變為最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給予了我充分的信心和表現的機會。
在此,我向大人們真誠地提議:第一、經常鼓勵孩子。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儘量對孩子給予肯定和鼓勵。只要我取得一點成績,母親就會表揚和鼓勵我,讓我盡情地享受成功的喜悅。有時我懷疑自己的能力,母親就會安慰我說:“沒關係,不要擔心,你可以辦到的,你要相信自己,你有這個能力。”甚至說:“放心,絕對沒問題,你完全可以做到,我敢保證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這樣一來,我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很多,心裡也塌實多了,膽子也就大多了。第二,要尊重孩子。
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家長都要冷靜對待,在外人面前不要批評孩子,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母親很注意給我留面子,也很在意我的心理感受,她會盡可能地幫助我處理尷尬的局面,儘量不讓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第三,教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發現優點,是樹立自信心最關鍵的一步,不過這方面我是自己努力的,上初中以後我就比較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第四,多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我的父母和老師都很支持我,他們知道我會說相聲,老師就積極動員我參加班裡的活動,上臺表演得多了,膽子也就自然大了。
營造活躍氣氛王弘(家長):第一,父母千萬不可當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就是膽小內向,沒有出息。”等消極暗示的話,這些話只能讓孩子失去自信,認為自己也許天生就是這樣了。第二,孩子性格內向,除遺傳因素外,有的也多少和家庭環境有關。家長除了要注意為孩子創造交友環境,鼓勵孩子多出去參與集體活動外,還要有意製造活躍、歡樂、民主、開放的家庭氣氛。尤其是內向沉靜的家長,很容易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沉悶的家庭不宜培養健康活潑的孩子。因此,父母在家中要做孩子的好朋友,多與孩子交流,比如設計辯論話題,經常與他爭辯輸贏,以此激發孩子的表達欲。第三,允許犯錯誤。如果孩子無意中犯了錯誤,你總是橫加指責,只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認為錯誤是不能犯的,所以做事總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只要不是有意犯錯,就該讓孩子大膽嘗試,要允許孩子犯錯誤,敢於犯錯誤,要培養孩子敢於總結教訓、勇於糾錯的精神,在不斷的實踐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1)要經常有較多的人逗孩子玩,逗他發音、說話,玩得愉快活潑。
(2) 接觸孩子的人態度必須親切、友好、和氣、使孩子開心而絲毫不畏懼。
(3) 陌生人接觸孩子不能心急,要逐步接近,使他有一個適應過程。急於表示親熱,強迫抱他,反而使孩子害怕。
(4)接觸嬰兒的成年人或大孩子要嚴禁嚇唬嬰幼兒,也決不准取笑孩子,不能開過分的玩笑。開過分的玩笑或者使孩子害臊、怕羞、膽小,或者使他放肆,沒禮貌,都會產生不良後果。
(5)成年人應十分尊重孩子,家裡來客人要帶孩子一起接送,客人要與孩子問好、再見、禮貌相待。不要強迫孩子叫人(禮貌地稱呼),只要家長熱情示範,適時鼓勵孩子,孩子就會大方叫人。不可在客人面前勉強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強迫,是對孩子不尊重,反而使他不大方,不禮貌。
(6) 要經常抱孩子,牽孩子到鄰居家串門,鼓勵他自由談話(注意,還是不能嚇唬他或取笑他)。以後他就會自由串門,跟鄰居的阿姨、叔叔、伯伯、嬸嬸、奶奶搭話,談家常了。二三歲的孩子能串門搭話,是不簡單的重大進步。
(7)家長要鼓勵孩子拿自己的糖果請客人吃,當孩子請客時,客人應適當吃一點,並謝謝他。假若像有的人那樣,向孩子要東西吃,“考驗”一下,然後再還給他。假若像有的人那樣,向孩子要東西吃,“考驗”一下,然後再還給他。這樣引導,似乎孩子也很“大方”,把喜歡的糖果“給”別要,而當別人真的收下時,他又哭又搶,這不是培養孩子的虛偽嗎?
(8)要讓孩子經常跟別的小朋友玩,共玩具、做遊戲、鼓勵他們友好相處,相互關心。如看見小朋友摔跤了,就連忙去扶起來,幫他揉揉摔痛的地方。孩子不在交往中是培養不起這種品質來的。
(9)孩子上托兒所、幼稚園之前,一定要常帶他去那個托兒所或幼稚園玩耍,與老師和小朋友快樂友好地接觸,使孩子熟悉那個環境,不覺陌生和拘束,並喜愛在那裡玩耍。這樣當孩子真的上托兒所、幼稚園時,他一天也不會哭,心理發展就占了一個很大的優勢。
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提升交往能力,不僅利於發展語言,豐富知識,鍛煉獨立性,增強自信心,健全人格,而且孩子心靈美也是在交往中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