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內向或外向,與生俱來便不同

孩子的性格究竟是先天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養成的, 一直是讓媽媽們好奇的問題。 其實, 科學實驗早有驗證, 而如何教養也有相應的側重。

內向或外向, 與生俱來便不同

孩子的性格究竟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1979年, 哈佛大學心理系凱根教授(Jerome Kagan)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讓一些4個多月大的孩子坐在嬰兒椅裡, 研究人員站在嬰兒椅後面, 把掛滿五顏六色玩具的架子伸到孩子面前, 來回晃動玩具架。 之所以選擇這個年齡段的寶寶, 是因為這麼大的寶寶還不會爬, 甚至不太會翻身, 受環境的影響還很小,

Advertisiment
孩子對實驗的反應, 更能反應出天生的性格。

實驗結果發現, 20%的孩子剛看到這些晃來晃去的玩具時, 會興奮地踢著小腿、搖著小手, 想要伸手去抓玩具, 但是過了一會兒, 他們會開始哭泣, 因為這種不停的刺激, 超越了他們的忍受程度, 他們受不了了, 凱根把這樣的孩子歸類為“高反應組”。

而大約40%的孩子, 則是坐在嬰兒椅上, 好奇地瞪著這些會動的東西, 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仿佛泰山崩之前而面不改色。 凱根把這組孩子歸為“低反應組”。 還有40%的孩子, 反應則介於這兩組之間。

內向或外向, 成長環境施魔法

實驗並沒有結束。 這些孩子長到10歲的時候, 凱根又把他們找回來, 瞭解他們此時的脾氣和個性。

結果發現, 那些覺得刺激太多、會哭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長大後還是不喜歡雜訊, 他們安靜、害羞、內向。 而能忍受一直動來動去的東西、不哭也不鬧的孩子, 長大後活潑外向, 是愛冒險的孩子。 可見, 個性確實與基因有關。

但是, 當這些孩子進入青春期後, 調查的結果又發生了變化, 當年被歸為“高反應組”的孩子, 只有1/5依然對壓力反應激烈, 容易焦慮。 而“低反應組”的孩子, 也只有1/3還保持著原來的狀態。 大部分孩子在經歷了成長後成熟了, 對於壓力變化的反應趨於中間反應, 很內向和很外向的人數都變少了。

所以, 凱根認為, 孩子一出生的確帶有父母給予他的某些人格特質, 但是環境是個非常有力的影響者。 一個內向的孩子, 父母如果常常帶出去外面玩, 看不同的東西,

Advertisiment
觀察父母跟別人說話, 接觸不同的物件, 慢慢就不會那麼害怕新奇的東西, 對熟悉的人或事物也不會害羞。 很多個性內向的教授一開始教書時, 都是三板老師——黑板、天花板、地板, 但一學期下來, 就能侃侃而談了。 同樣, 一個本來很開朗的孩子, 送到嚴厲管教的學校, 老師天天板子伺候、言語辱駡, 後來也會變得畏縮, 因為他活潑的天性被抑制住了。

讓孩子做自己才會身心健康

人的個性沒有什麼所謂好壞, 只要不作奸犯科, 別人無權置喙。 在我看來, 中庸最好, 不偏不倚。 對內向的孩子, 父母在說話時, 要多鼓勵、少責駡, 言詞不要傷到孩子的自尊心, 多讓孩子參加社團, 給他表現的機會。 對外向的孩子, 父母多陪他安靜閱讀, 鼓勵他練毛筆字、下圍棋,

Advertisiment
把心靜下來。 無論哪一種個性, 教養最重要的是教他規矩。

在商業掛帥的21世紀, 活潑大方固然比木訥寡言有利, 但天性不可強迫, 只能誘導, 孩子一定要做自己身心才會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