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究竟是先天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養成的, 一直是讓媽媽們好奇的問題。 其實, 科學實驗早有驗證, 而如何教養也有相應的側重。
內向或外向, 與生俱來便不同孩子的性格究竟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1979年, 哈佛大學心理系凱根教授(Jerome Kagan)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讓一些4個多月大的孩子坐在嬰兒椅裡, 研究人員站在嬰兒椅後面, 把掛滿五顏六色玩具的架子伸到孩子面前, 來回晃動玩具架。 之所以選擇這個年齡段的寶寶, 是因為這麼大的寶寶還不會爬, 甚至不太會翻身, 受環境的影響還很小,
Advertisiment
實驗結果發現, 20%的孩子剛看到這些晃來晃去的玩具時, 會興奮地踢著小腿、搖著小手, 想要伸手去抓玩具, 但是過了一會兒, 他們會開始哭泣, 因為這種不停的刺激, 超越了他們的忍受程度, 他們受不了了, 凱根把這樣的孩子歸類為“高反應組”。
而大約40%的孩子, 則是坐在嬰兒椅上, 好奇地瞪著這些會動的東西, 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仿佛泰山崩之前而面不改色。 凱根把這組孩子歸為“低反應組”。 還有40%的孩子, 反應則介於這兩組之間。
內向或外向, 成長環境施魔法實驗並沒有結束。 這些孩子長到10歲的時候, 凱根又把他們找回來, 瞭解他們此時的脾氣和個性。
結果發現, 那些覺得刺激太多、會哭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但是, 當這些孩子進入青春期後, 調查的結果又發生了變化, 當年被歸為“高反應組”的孩子, 只有1/5依然對壓力反應激烈, 容易焦慮。 而“低反應組”的孩子, 也只有1/3還保持著原來的狀態。 大部分孩子在經歷了成長後成熟了, 對於壓力變化的反應趨於中間反應, 很內向和很外向的人數都變少了。
所以, 凱根認為, 孩子一出生的確帶有父母給予他的某些人格特質, 但是環境是個非常有力的影響者。 一個內向的孩子, 父母如果常常帶出去外面玩, 看不同的東西,
Advertisiment
人的個性沒有什麼所謂好壞, 只要不作奸犯科, 別人無權置喙。 在我看來, 中庸最好, 不偏不倚。 對內向的孩子, 父母在說話時, 要多鼓勵、少責駡, 言詞不要傷到孩子的自尊心, 多讓孩子參加社團, 給他表現的機會。 對外向的孩子, 父母多陪他安靜閱讀, 鼓勵他練毛筆字、下圍棋,
Advertisiment
在商業掛帥的21世紀, 活潑大方固然比木訥寡言有利, 但天性不可強迫, 只能誘導, 孩子一定要做自己身心才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