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食物, 它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 不僅可提供被動性的免疫力, 還可以主動性地刺激新生兒的防禦系統。 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嬰兒, 若完全以母乳哺育, 則其發生異位性皮膚炎及食物過敏的幾率, 可比用配方奶粉餵食者大為降低。
2 食物控制
雖然醫學上未證實食物與異位性皮炎的直接關係, 但是某些食物確實會使瘙癢的感覺較為明顯, 如禽蛋、海鮮、香菇、竹筍等。 不過每個孩子敏感的食物不同, 父母要長時間觀察, 並避免寶寶把食物留在嘴巴四周, 以減少刺激。
3 減少環境過敏原
灰塵和塵蟎是常見的過敏原,
Advertisiment
4 注意溫度適中
有些小寶寶在天氣熱的時候, 容易出汗而感到瘙癢, 有些是寒冷時因乾燥而發作。 因此溫濕度適中的環境對異位性皮炎寶寶是十分重要的, 室溫最好保持25~28℃左右。
5 避免情緒與壓力
情緒和壓力也會令孩子有搔抓的習慣, 使得皮膚更容易惡化。 父母對孩子應該儘量給予鼓勵, 減少責駡或要求, 讓孩子能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成長。
Advertisiment
6 掌握洗澡要領
補充皮膚的水分是各時期異位性皮炎的根本治療法, 每天至少補充保濕性產品2-3次, 洗澡時讓寶寶以微溫的水(水溫約33-40℃, 越熱的水沖刷油份的力量越強), 越快洗完越好。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學藥劑和消毒性產品, 洗澡後立刻塗抹保濕性強的乳液或乳霜, 才能鎖住水分, 使水分不至於流失。 綿羊油或綿羊乳液則要避免(因為羊毛脂本身可能引起過敏)。
冬天較少流汗的話, 可以選擇鼠蹊(即下腹部與雙側下肢連接的部位)、腋下、手腳等部位清洗即可, 另外還要塗抹保濕性高的護膚品。
Advertisiment
7 寶寶衣物應為全棉材質
衣物的選擇最好是寬鬆、柔軟的棉質的衣物, 甚至連寢具、傢俱裝飾等都要儘量避免對皮膚刺激的因素, 皮膚也不要直接接觸羊毛、尼龍、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纖維。
8 冬季注意皮膚保濕
冬天要注意保濕, 最簡單的方法是給寶寶皮膚塗抹凡士林或乳霜, 長期保養, 一直到症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