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的兒子巴圖,
小時候比較淘氣。
有一次,
小巴圖捏死了好幾隻蝸牛,
宋丹丹見後,
並沒有用育兒知識大道理上綱上線地批評孩子,
只是聲情並茂地對孩子說:“小蝸牛的媽媽可能外出找吃的去了,
留下小蝸牛在這裡等著。
但是現在,
你把小蝸牛們都弄死了,
它們的媽媽回來找不到它們,
會多難過呀!”
就這麼簡單的兩句話, 擊中了小巴圖心中人性的軟肋, 年幼的巴圖眼圈紅了……
“善”的教育, 是兒童教育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只有從小教會孩子尊重生命、心懷善念, 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格。 一個心中乏善、滿腹怨念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宋丹丹就是用這種溫和的方式, 引導孩子換位元思考, 讓孩子自己體會失去親人的傷痛, 從而在孩子心中建立了“善”的觀念。
90年出生的巴圖, 性格溫和陽光, 現在也算小有名氣的內地演員了, 出演過多部電視劇, 還在《羋月傳》中飾演了秦武王嬴蕩這一角色。 巴圖現在的成績, 跟宋丹丹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美國教育家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挑選了107名來自普通家庭的五六歲的孩子,
然後把這些孩子分為兩組。
A組的孩子,
一直接受智力、知識方面的輔導,
直到三年級;B組的孩子,
不接受任何輔導。
等到這些孩子12歲的時候, 教育家統計了一次結果, 發現經過輔導的A組孩子,
Advertisiment
等到這些孩子15歲的時候, 教育家又統計了一次, 發現, 雖然A組孩子平均智商依然領先, 但是優勢已經很微弱了, 只比B組高出幾分而已。
後來再統計時, 兩組已經沒什麼差別了, 甚至好多B組的孩子在學業、工作上反超了A組。
教育家們認真分析了兩組孩子的各種客觀條件, 發現: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因素中, 早期的輔導占了5%左右, 而母親的性格、智商、情商占了25%~30%!
教育家們據此得出結論:母親的個性、情商對一個孩子的影響, 遠遠超過各種培訓、輔導。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為什麼會這麼大呢?就是因為我們在文章開頭說過的那段話:年幼的孩子, 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 在身體、心理上都跟母親更親近,
Advertisiment
一般情況下, 在一個家庭中, 如果母親性格很好, 而父親性格、習慣很差, 那麼孩子仍然有可能很優秀;但是, 如果母親性格、習慣很差的話, 即便父親優點再多, 孩子在性格、情商方面都會有一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