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初患感冒時的處理方式至關重要

感冒會使您的孩子食欲減退, 成長發育也受到影響, 從而患其他疾病的概率也會成倍增長。 而且如果孩子經常感染疾病, 會影響孩子的集中力和學習能力。 雖然感冒會有這麼多負面影響, 但家長卻會因為孩子的感冒過於頻繁而忽視了這些重要問題。 因此, 在孩子患上感冒時, 很多家長根本都無暇關心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而只是急於考慮怎樣用以前的治癒方法對孩子進行快速治療。

可能是在外面著涼了, 夜裡孩子的額頭又開始發燙。 量了量體溫是38度, 媽媽認為這個體溫可以先挺一夜,

Advertisiment
於是給孩子吃瞭解熱劑就哄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 媽媽帶孩子去兒科就診, 並開了一些粉末藥和抗生素, 還有三天用的解熱劑……

從此以後, 每次孩子患病, 媽媽總會用固定模式進行治療。 比如, 孩子流鼻涕, 就會到醫院開些治流鼻涕的藥, 如果孩子咳嗽加重, 就會去開些咳嗽藥, 等到高燒不退的時候, 媽媽會再次去醫院診查是否有併發症, 等到5天后症狀還沒有好轉時, 就會重新求醫治療。 由於孩子反復感冒、發燒, 母親已經習以為常了。

家長如同經驗豐富的老將一樣, 會不自覺忽視問題的根源, 就給孩子吃解熱劑和抗生素。 這樣看來, 其實家長從一開始就剝奪了孩子與病菌抗爭的機會。

但是, 認真分析後你會發現這種現象不只局限于健康方面。

Advertisiment
我們大多會用不夠自立、缺乏毅力、沒有耐心、自私自利等詞彙來評價現在的孩子。 因為都是獨生子女, 所以很少有孩子能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的感受, 他們只要把想法告訴父母, 就會輕鬆實現自己的願望, 而這種很容易實現的喜悅感與自己挑戰得來的成就感是完全不同的。

通常來說, 當孩子遇到邪氣侵入而生病時, 根本沒有機會與病菌抗爭, 而只是單純依賴於藥物。 當用藥物康復後, 家長就會這樣感慨:還是藥物的療效好。 但孩子每次生病都用相同的方式進行治療, 孩子身體的抵抗力就會降低, 而且在沒有藥物的幫助下, 就沒有力量與邪氣作鬥爭且取得勝利, 最終孩子會因為免疫力低下而不斷地受到各種疾病的侵襲。

Advertisiment

總之, 孩子初患感冒時的處理方式至關重要。 母親處理方式的不同, 決定了今後孩子的免疫系統是依靠藥物還是自身力量。 那麼, 父母應該怎樣選擇呢?當然, 我們所希望的是, 對孩子的感冒及各類過敏性疾病採用“內功”的根治之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