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學壞容易, 那麼, 孩子是怎麼“學壞”的呢?心理學家班杜拉的一組實驗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實驗1:實驗物件是72名3~5歲的孩子, 每次將一名孩子帶入實驗室。 實驗室內有一個成人, 還有玩具娃娃和一些修理工具。 一部分孩子看到的情景是成人拿起玩具娃娃, 拳打腳踢, 同時還喊著:“打你的鼻子!”“打倒你!”另一部分孩子則看到成人只是安靜地收拾修理工具, 沒有攻擊玩具娃娃。 接著, 實驗者把孩子帶到另一個房間, 讓孩子單獨玩20分鐘玩具。 實驗者通過單向玻璃觀察孩子的反應。 結果發現孩子傾向于模仿成人的動作。
Advertisiment
實驗2:把4~6歲的孩子分成兩組看電影, 電影中有一個成年男子演示四種不同的攻擊性行為, 但在影片快結束時, 一組孩子看到的是這個成人榜樣受到另一個成人的獎勵, 那個人說:“你是一個強壯的冠軍。 ”而另一組孩子看到的是這個成人榜樣受到懲罰, 另一個成人說:“喂, 住手!我以後再看到你這樣欺負弱者就給你一巴掌!”接下來, 就讓孩子進入一間遊戲室, 裡面放有與影片中相同的道具。 結果發現, 看到榜樣受獎勵的那一組孩子, 比看到榜樣受懲罰的另一組孩子, 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
實驗3:在兩組孩子看完電影回到遊戲室時, 以提供糖果作為獎勵,
Advertisiment
這一組實驗說明了:孩子可以通過模仿榜樣變得具有攻擊性, 並且不管榜樣的攻擊性行為受到的是獎勵還是懲罰, 孩子都能從榜樣那裡學會攻擊性行為。
也許實驗的結果有點悲觀:原來平時乖乖的孩子, 一旦接觸到暴力、攻擊等陰暗面, 就會迅速“染色”“變質”?難怪有“學壞三日”的說法。
Advertisiment
健康成長小啟示:
★ 樹立正面榜樣, 避免負面典型
用大量的正面例子可以幫助孩子“學好”, 舉對應的反面例子卻可能造成孩子“學壞”。 比如, 故事中有善良的山羊和兇惡的老狼, 聽了故事, 孩子知道老狼不好, 在和小夥伴發生爭執時, 卻模仿老狼兇惡的樣子, 就是因為他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不好的行為方式。
★ 不關注攻擊性行為, 獎勵積極行為
孩子的有些攻擊性行為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因此, 父母可以採取不予理睬的方法, 使他達不到目的, 父母同時用溫柔親切的態度安撫被攻擊對象。 父母這種一冷一熱的不同態度,
Advertisiment
★ 教孩子表達豐富的情感
孩子心裡難受, 卻不知道怎麼表達, 就會採取摔東西、打沙發等暴力行為來發洩。 所以, 父母要教會孩子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命名。 比如, 該做好的事情沒做好, 這時情緒可能是內疚、羞愧、自責等;遇到不開心的事情, 這時的情緒可能是煩惱、傷心、難過等。 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情緒, 比如, 今天發生什麼事情了, 因為什麼不開心了, 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把孩子的注意力從動作引導到言語上來, 既能減少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還能培養孩子的EQ呢。
★ 看電視、電影要嚴格控制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很多都來自電視、電影中的暴力鏡頭。 所以,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每週收看電視、電影不要超過10小時;內容也要有所選擇, 剔除不適合孩子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