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才藝潛能>正文

孩子動作不敏捷怎么辦

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從頭部開始的(抬頭、轉頭), 以后發展到上肢(取物), 再發展到軀干(翻身與直立), 最后發展到下肢, 學會站立和行走。

根據寶寶動作發展的規律, 要使1~3歲的孩子動作敏捷, 必須給予適當的條件使之加強鍛煉。 因此, 爸爸媽媽要根據孩子動作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特點, 制定一系列訓練計劃。

在哺乳期, 就要經常讓孩子在床上翻身和滾爬, 鍛煉其腹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 如在寶寶床的上空懸掛色彩鮮艷的吹氣塑料動物、氣球, 能發出響聲的塑料玩具等, 高度以孩子舉手就能觸到為準, 爸爸媽媽可逗引孩子舉手觸摸玩具,

Advertisiment
也可以幫助孩子做被動體操。

1周歲后, 可讓孩子扶著床欄桿練習走路, 或爸爸媽媽扶其一手拉著走路, 慢慢學會獨立行走, 直至走穩, 自然行走。

2~3歲時, 可利用床上的被褥做障礙, 練習爬行, 還可隨兒歌模仿飛機、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做動作或學小鳥飛、小馬跑、小兔跳等動作, 還可利用樓梯練習攀登等動作。 爸爸媽媽可喊口令“一、二、一”, 讓孩子練習合拍走步。

總之, 爸爸媽媽要根據孩子動作發展的規律, 在不同發育階段進行不同的訓練, 使孩子動作更敏捷, 形體更健美, 腦子更聰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