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一定年齡之後, 爸爸媽媽就會忙著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這種望子成龍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避開常見的幾種的錯誤。
1、只重結果, 忽視過程
很多時候, 家長給孩子學琴只注意孩子學會了哪首曲子, 學畫畫只注意孩子畫了哪幅完整的畫, 學數學會不會算得快, 學跳舞是不是會跳完整的舞蹈… …
這種只看重結果的做法, 無論給孩子還是老師都帶來巨大的壓力。 其實教孩子學習的過程, 遠比學習的結果要重要的多。 學習的過程, 能夠調動孩子的各個器官,
Advertisiment
2、上興趣班如趕場
有些家長不在乎給孩子上興趣班要花多少錢, 在週末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的興趣班, 孩子在週末不停地忙, 父母也跟著一起忙。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是離不開親親的, 和父母在一起才是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 如果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 就會和孩子在溝通上產生隔閡。
一味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 還容易使孩子疲勞。 孩子可能每一種都知道一點, 但是對哪個都不精通。 倒不如只選擇一兩個重點去學習,
Advertisiment
在學習的過程中, 基本功可能只是學習中的一個小環節, 但是這種基本功的訓練是為將來打基礎的。 基本功如果不扎實, 將來學到一定的程度也就學不下去了。 重視孩子的教育, 無疑是最具有價值的, 但是不能忽視孩子的感受。 只要孩子感興趣, 就能自主的學習, 就能快樂的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