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鴻常去鄰居小輝家玩, 他們倆有時玩得很開心, 有時也吵得很厲害, 偶爾還發生肢體衝突。 有一次, 他們倆爭搶玩具時, 小輝的手臂不小心被桌角劃到, 流了血, 放聲大哭, 小鴻還爭辯是自己先拿到的。 小鴻媽媽很生氣, 打了小鴻兩三下, 說:「小輝都流血了, 你怎麼還不講道理?我們回家!」
小鴻又氣又急, 也哭了起來, 被媽媽拖回了家裡。 小鴻爸爸問媽媽:「你當時有沒有問是怎麼發生的?」媽媽說沒有, 當時自己太急了, 不問青紅皂白就打了小鴻, 她很後悔。
這件事情過後的兩三天, 小鴻媽媽在路上遇見小輝媽媽了,
Advertisiment
他們倆在一起玩的時候, 小輝媽媽又對小鴻媽媽說:「他們玩他們的, 你老緊張地盯著看, 也幫不上什麼忙, 我們自己聊自己的, 遠遠地看著, 有事他們會過來。 」
兩位媽媽坐在旁邊邊喝茶, 邊聊天, 偶爾看看兩個孩子, 有時還是能聽到他們倆互相嚷嚷的聲音,
Advertisiment
媽媽們還觀察到, 容易引發孩子間爭執和衝突的情況是一方有了吸引人的新玩具而且只有一個, 這種情況下就容易起爭執。 於是, 兩位媽媽和小鴻、小輝一起做了個約定:如果只有一個玩具, 不管是誰的, 要麼就一起玩, 要麼就由大人暫時保管這件玩具, 誰都不能玩。 兩個孩子彼此看看, 勉強同意了。
不過, 到底是孩子, 不一會兒就又「搶」起來了, 小鴻媽媽說:「我們不是約好了嗎?只有一個玩具, 如果你們不想辦法一起玩,
Advertisiment
這個週末, 小鴻想要帶剛買的模擬猛獁象去小輝家玩, 媽媽有點擔心會不會又吵起來, 小鴻卻說:「不會啦, 小輝家裡有只劍齒虎, 我可以玩他的, 他也可以玩我的。 」
這天下午, 兩位媽媽輕鬆多了, 坐在客廳裡, 喝著茶, 聊著「媽媽經」。
客廳的另一邊, 小鴻和小輝正一起玩著猛獁象和劍齒虎的大戰呢。
(感謝王向榮、王向征家長提供背景故事)
積極教養分析
一開始, 小鴻媽媽為自己沒控制住憤怒的情緒打了孩子幾下而懊惱不已,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也一定遭遇過這樣的「懊惱」。 的確, 糟糕的情緒會影響我們做出理性決策。
Advertisiment
那麼, 怎麼才能防「怒」於「未燃」呢?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故事, 梳理一下為什麼小鴻媽媽開始很生氣, 後來漸漸地不那麼緊張生氣了:
1.「臨界點」前控制憤怒, 你很難做到憤怒仿若脫韁之馬, 很難被生生拉住!誠然, 在社會交往和家庭情境中, 控制自己的「怒火」很有必要。 但大多時候, 我們要麼難以自控(如文中的小鴻媽媽), 要麼勉強壓制了怒火, 可憤怒仍然被生硬的嘴角、比平時更快的語速、緊蹙的眉頭和嚴厲的眼神洩露了秘密。
Advertisiment
既然刻意掩飾憤怒多半無效, 那麼該怎麼做呢?人際溝通專家戈登建議父母使用「我-資訊(I-Message)」來表達自身感受。 以故事為例, 小鴻媽用「我-資訊」可以這麼表達:
「當我看到小輝在和你爭執的過程中手臂被桌角劃傷流血的時候(描述看到的事實), 我覺得很生氣(情緒), 因為我想是不是你推他導致的(原因)。 」
這樣小鴻媽媽表達的是她看到的事實、做出的推測和自身的情緒, 若不符合事實, 小鴻有機會當即澄清, 而非故事文中那樣被指責和斷然認定:「小輝都流血了, 你怎麼還不講道理?我們回家!」大家體會一下, 用這樣的表達方式是不是更客觀、不易誤傷孩子、尊重孩子也尊重了自己呢?
憤怒的確會影響認知、決策和行動,當事人甚至有時會做出讓自己事後後悔的舉動。「怒火」方熾,情緒需要「適當降溫」才有助於恢復理智。假如允許,父母不妨給自己留下緩衝的「冷卻時間」,例如到外面走走,或去書房裡坐坐,20~30分鐘再來處理,往往能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假如條件不允許,在現場深呼吸幾次,再溝通,也有所助益,因為深呼吸(腹式呼吸)促進了身體的放鬆,從而為憤怒降些溫。
2.重新調整對事情的看法,能夠有效調節情緒孩子在一起玩吵架正常嗎?小鴻媽媽原來不贊同,但在聽了小輝媽媽的勸解後有了新的理解:孩子在一起相處難免有爭執;吵架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且是同伴相處中必不可少的成長課,或許還能鍛煉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認知重評後,重新調對事情的看法,小鴻媽豁然輕鬆了許多。
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吉諾特所說, 寬容是接受孩子的孩子氣的一種態度:「孩子總歸是孩子。」對於什麼是正常孩子的狀態?他風趣地說:
「乾淨的襯衫穿在正常的孩子身上,乾淨不會保持很久;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更多時候是跑而不是走;樹是用來爬的;鏡子是用來做鬼臉的。」
同理,如果告訴父母們「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進三步,退一步或兩步。有時候甚至可能進兩步,退三步。」那些過於看重孩子「成長成果」或「成績」的父母的焦慮感可能會因此減輕,也更能接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起伏。
3.調控自身的注意分配,可以調節情緒
父母如果老盯著孩子的問題,忍不住就「指導」,動不動就「糾錯」,「該這麼說才對!該這麼做才對!」想要孩子不嫌煩也難。但是若不盯著,又容易像文中小鴻媽媽那樣擔心出事,因而緊張焦慮,也影響了傾聽和詢問的效果。
故事中的兩位媽媽最後遠遠地看著孩子,心情也放輕鬆了,「說來也奇怪,兩個媽媽耐心詢問和傾聽後,似乎孩子們也更容易平靜下來,也更能理解媽媽和對方的看法和感受。」
4.預估並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情,從源頭上改善故事中,兩位媽媽通過觀察發現了最常引發孩子衝突的情景是「一方有了吸引人的新玩具而且只有一個,這種情況下就容易起爭執」,因此,她們和孩子們約定好,在這種情景下,「如果只有一個玩具,不管是誰的,要麼就一起玩,要麼就由大人暫時保管這件玩具,誰都不能玩」。
通過幾次溫和而堅定的執行,孩子們逐漸形成了新的相處之道,從而在源頭上改變了經常導致孩子間發生爭執的情景。故事最後祥和場景的出現,就是因為媽媽們的處理方式已經是一種更高明的情緒控制方法——改變情景選擇!
5.看到情緒調控的「全景圖」,從「上游」把控著名心理學家格羅斯提出了情緒調節的過程模型(見下圖),提供了情緒調控的完整圖景。模型中各個環節的調整都有助於改善父母的負面情緒。但如果父母能更多從模型的左邊來入手(情景選擇——>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認知重評),就能越積極主動地調控自身的情緒,效果也越好。
而父母們通常認為的情緒調控,即壓抑或控制自己在現場的情緒表達,這不但難以做到,即便做到和家人/孩子的溝通效果也未必佳,它是情緒調控中最後一個環節,也是相對最不重要的環節。
故事中的小鴻媽媽和小輝媽媽一起協作,從「下游」往「上游」探索情緒調控之道,探索的過程,恰好經過了情緒調節過程的各個環節。故事也啟發我們,父母們越從情緒的「上游」(模型的左邊)來進行調控,越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格羅斯(James Gross)情緒調節過程模型圖
延伸閱讀
格羅斯認為情緒調節是在情緒發生過程中展開的,在情緒發生的不同階段,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調節。據此,他提出了情緒調節的過程模型。依據格羅斯的情緒調節模型,在情緒發生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情緒調節,即情景選擇、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認知改變、反應調整。
1.情景選擇
情景選擇指個體對自己將要遭遇的人和事做出回避的或接近的選擇,從而對可能產生的情緒作出一定的控制。
2.情景修正
情景修正是通過改變和修正誘發情緒的情景的某一個方面和特點,而使情緒發生改變的努力和策略。
3.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是通過轉移注意和有選擇地注意,對同一情景中的多方面進行注意上的調配。
4.認知改變
認知調節是通過改變認識而進行的情緒調節的努力。
5.反應調整
反應調整是指情緒已經被激發以後,對情緒反應趨勢如心理體驗、行為表達、生理反應等施加影響,表現為降低或增強情緒反應的行為表達。
憤怒的確會影響認知、決策和行動,當事人甚至有時會做出讓自己事後後悔的舉動。「怒火」方熾,情緒需要「適當降溫」才有助於恢復理智。假如允許,父母不妨給自己留下緩衝的「冷卻時間」,例如到外面走走,或去書房裡坐坐,20~30分鐘再來處理,往往能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假如條件不允許,在現場深呼吸幾次,再溝通,也有所助益,因為深呼吸(腹式呼吸)促進了身體的放鬆,從而為憤怒降些溫。
2.重新調整對事情的看法,能夠有效調節情緒孩子在一起玩吵架正常嗎?小鴻媽媽原來不贊同,但在聽了小輝媽媽的勸解後有了新的理解:孩子在一起相處難免有爭執;吵架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且是同伴相處中必不可少的成長課,或許還能鍛煉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認知重評後,重新調對事情的看法,小鴻媽豁然輕鬆了許多。
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吉諾特所說, 寬容是接受孩子的孩子氣的一種態度:「孩子總歸是孩子。」對於什麼是正常孩子的狀態?他風趣地說:
「乾淨的襯衫穿在正常的孩子身上,乾淨不會保持很久;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更多時候是跑而不是走;樹是用來爬的;鏡子是用來做鬼臉的。」
同理,如果告訴父母們「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進三步,退一步或兩步。有時候甚至可能進兩步,退三步。」那些過於看重孩子「成長成果」或「成績」的父母的焦慮感可能會因此減輕,也更能接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起伏。
3.調控自身的注意分配,可以調節情緒
父母如果老盯著孩子的問題,忍不住就「指導」,動不動就「糾錯」,「該這麼說才對!該這麼做才對!」想要孩子不嫌煩也難。但是若不盯著,又容易像文中小鴻媽媽那樣擔心出事,因而緊張焦慮,也影響了傾聽和詢問的效果。
故事中的兩位媽媽最後遠遠地看著孩子,心情也放輕鬆了,「說來也奇怪,兩個媽媽耐心詢問和傾聽後,似乎孩子們也更容易平靜下來,也更能理解媽媽和對方的看法和感受。」
4.預估並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情,從源頭上改善故事中,兩位媽媽通過觀察發現了最常引發孩子衝突的情景是「一方有了吸引人的新玩具而且只有一個,這種情況下就容易起爭執」,因此,她們和孩子們約定好,在這種情景下,「如果只有一個玩具,不管是誰的,要麼就一起玩,要麼就由大人暫時保管這件玩具,誰都不能玩」。
通過幾次溫和而堅定的執行,孩子們逐漸形成了新的相處之道,從而在源頭上改變了經常導致孩子間發生爭執的情景。故事最後祥和場景的出現,就是因為媽媽們的處理方式已經是一種更高明的情緒控制方法——改變情景選擇!
5.看到情緒調控的「全景圖」,從「上游」把控著名心理學家格羅斯提出了情緒調節的過程模型(見下圖),提供了情緒調控的完整圖景。模型中各個環節的調整都有助於改善父母的負面情緒。但如果父母能更多從模型的左邊來入手(情景選擇——>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認知重評),就能越積極主動地調控自身的情緒,效果也越好。
而父母們通常認為的情緒調控,即壓抑或控制自己在現場的情緒表達,這不但難以做到,即便做到和家人/孩子的溝通效果也未必佳,它是情緒調控中最後一個環節,也是相對最不重要的環節。
故事中的小鴻媽媽和小輝媽媽一起協作,從「下游」往「上游」探索情緒調控之道,探索的過程,恰好經過了情緒調節過程的各個環節。故事也啟發我們,父母們越從情緒的「上游」(模型的左邊)來進行調控,越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格羅斯(James Gross)情緒調節過程模型圖
延伸閱讀
格羅斯認為情緒調節是在情緒發生過程中展開的,在情緒發生的不同階段,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調節。據此,他提出了情緒調節的過程模型。依據格羅斯的情緒調節模型,在情緒發生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情緒調節,即情景選擇、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認知改變、反應調整。
1.情景選擇
情景選擇指個體對自己將要遭遇的人和事做出回避的或接近的選擇,從而對可能產生的情緒作出一定的控制。
2.情景修正
情景修正是通過改變和修正誘發情緒的情景的某一個方面和特點,而使情緒發生改變的努力和策略。
3.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是通過轉移注意和有選擇地注意,對同一情景中的多方面進行注意上的調配。
4.認知改變
認知調節是通過改變認識而進行的情緒調節的努力。
5.反應調整
反應調整是指情緒已經被激發以後,對情緒反應趨勢如心理體驗、行為表達、生理反應等施加影響,表現為降低或增強情緒反應的行為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