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反復不定的行為原是為

孩子在幼稚園裡的行為反復不定, 有時表現得出奇地調皮, 常與同伴發生爭吵;有時乘人不備, 拿別人的玩具;當老師把注意力轉向他時, 又表現得出奇地乖;上課認真聽講, 積極舉手發言, 可當老師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同伴身上時, 他又開始調皮掏蛋。

經過多次觀察發現, 原來孩子反常的行為只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

美國兒童教育家多德森曾打了一個比喻:新鮮香脆的油煎土豆片比半生不熟的更受人歡迎。 然而, 對於一個饑餓的孩子來說, 假如能得到的只有後者, 他也一定會照吃不誤。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

Advertisiment
孩子在精神上首先需要的是得到關注, 至於什麼樣的關注是次要的。

因此, 作為老師應把沒完沒了的批評變為留意孩子的長處和點滴進步, 並適時給予肯定和贊許。 作為孩子的父母應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單獨和孩子玩一會兒, 通過談話及時地瞭解孩子在想些什麼, 需要些什麼, 這樣就能有效地幫助孩子解答疑問, 分擔憂慮, 或許還會給你的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