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那個孩子太混了, 我得沖上去保護孩子。 不對, 這樣不好, 應該讓他接受教訓。 可我真的很心疼……這也許是很多媽媽看見自己孩子受到欺負時的矛盾心理。
Advertisiment
點評專家:徐凡(心理學專家, 父母必讀養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孩子在交往中, 免不了受欺負。 父母們都已認同:讓他自己解決糾紛, 對孩子的社交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性的發展都有好處。
但是, 當你發現他每天帶傷回來、當你聽見他的身體被小夥伴打得發出“咚咚”悶響、當你看見他被幾個大孩子推搡而滿眼淚水……你還能一直保持冷靜嗎?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 才能給孩子最及時的幫助和最好的保護?
讓我們看看下面幾位父母的做法。
做法1 和那孩子家長算帳!
我先生有個多年的好朋友, 我們兩家經常帶著孩子一起玩。 我家天天比朋友的孩子大半歲。 女孩子一般不會“動武”,
Advertisiment
尾聲:
天天爸爸經常跟我說:“孩子打架就讓她們打吧, 大人別打起來就行了!”可是有時, 我真覺得快跟那孩子她媽媽打起來了!(美梅)
做法點評:
交換看法最重要
第一, 既然是朋友, 心裡有話應該直說。 直接交換看法, 也許會使你們更親密。 第二, 既然是朋友的孩子, 你不妨一視同仁,
Advertisiment
做法2 孩子不計較, 我們還計較啥?
孩子在幼稚園的一段時間裡, 每天回家胳膊上總有牙印;上學時, 被小朋友推在地上摔破了腦袋……最慘的一次, 他請小朋友來家裡玩, 被狠狠絆了—跤, 得了輕微腦震盪。 但是這些事故並沒有影響孩子, 他照常和小夥伴玩得很開心。 有一次他後腦勺的包沒好, 前額又起了個包。 孩子他爸急了:“你交的都是什麼朋友呀?!一人給你留個包!”孩子的話我至今記得, 他說:“他們不是故意的!”於是, 我們無語。 孩子都這麼大度了,
Advertisiment
尾聲:
孩子還是經常受傷, 而且不願意讓我們看到。 每每被我發現, 我心疼, 甚至憤怒, 但是孩子還是會說:“他不是故意的!”於是我也只能在人家媽媽的道歉電話裡大度地說:“沒什麼!都是小孩子嘛!”(甜夏)
做法點評:
積極療傷和聊天
在孩子的心目中, 有朋友、不孤獨, 比什麼都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 過多地介入, 有可能讓孩子的小夥伴因為懼怕成人而遠離他。 結果是你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傷痛藏起來, 不讓你知道, 反而不利於對孩子的保護。
當發現孩子受傷時, 積極幫他療傷, 讓他覺得找你療傷最安全、最踏實, 比什麼都重要。 在給孩子療傷時, 也應該和他聊一聊, 這一跤怎麼才能不摔?那個男孩為什麼那麼愛咬人呢?怎麼才能不被他咬著?和孩子一起想出一些解決方案,
Advertisiment
做法3 幫孩子討“說法”
小丫上二年級的時候, 有一天奶奶告訴我她們班裡有一個淘氣的男孩子特別愛打人, 小丫說那個男孩打過她肚子一下。 但是小丫說沒關係, 她能處理好。 有一次小丫和爸爸聊天時說了這事, 小丫爸爸生怕寶貝女兒受委屈, 第二天就跑到她們學校, 問了她們班的同學, 結果班裡的同學七嘴八舌地告狀。 小丫爸爸對老師說:“這樣愛打人的孩子, 如果老師不管, 他的家長不管, 我就替你們管!”那個男孩子從此收斂了不少。
尾聲:
這麼一來, 小丫覺得自己挺不好意思面對那個同學的, 直後悔告訴了老爸。 從此以後,再沒聽小丫說過被人欺負的事。(花千千樹)
做法點評:
適時介入
成人的介入有時確實能夠解決受欺負的問題。但這種介入最好針對那些在孩子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校園暴力等。如果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而孩子自己認為能夠解決,那麼成人的介入不僅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很有可能還會降低孩子在小夥伴心中的威信。
做法4 查找原因,回家下工夫
我家清清是一個不太會表達自己意願的男孩子。他經常是想加入小朋友的遊戲中,但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好,有時就會過去捅人家一下,或者給人家搗亂。小夥伴認為受到了干擾,回手就打他或者推他。我發現清清受欺負通常是這個原因之後,就會在家裡經常和他討論應該怎麼向小夥伴表達想加入遊戲的願望才能被接受。並且教給他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比如護住頭、蹲下,等等。
尾聲:
清清的“自我保護”姿勢在家裡演練得還可以,但是一到實際場合還是會“傻”在那兒被人打。我這時又不知道該怎麼9辦好了。(清清媽媽)
做法點評:
最好的自衛是自強
如果清清通過鍛煉,增強了體魄和反應速度,別的孩子就不能輕易欺負他了。我女兒小時候也常有帶傷回來的現象。但她明顯不願意讓我介入。於是我就啟動了每天晚上的家庭運動計畫。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她的體質明顯改善,臂力、反應速度、運動技巧都有提高。每天回家時開心和自信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另外清清的主要問題是不知如何對小夥伴表達自己的願望,學習表達也許比學習防禦更有效。抓住清清成功和夥伴交往的—些時機,及時鼓勵、強化他的好感覺,也會幫助他更勇敢、更恰當地表達。
從此以後,再沒聽小丫說過被人欺負的事。(花千千樹)做法點評:
適時介入
成人的介入有時確實能夠解決受欺負的問題。但這種介入最好針對那些在孩子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校園暴力等。如果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而孩子自己認為能夠解決,那麼成人的介入不僅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很有可能還會降低孩子在小夥伴心中的威信。
做法4 查找原因,回家下工夫
我家清清是一個不太會表達自己意願的男孩子。他經常是想加入小朋友的遊戲中,但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好,有時就會過去捅人家一下,或者給人家搗亂。小夥伴認為受到了干擾,回手就打他或者推他。我發現清清受欺負通常是這個原因之後,就會在家裡經常和他討論應該怎麼向小夥伴表達想加入遊戲的願望才能被接受。並且教給他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比如護住頭、蹲下,等等。
尾聲:
清清的“自我保護”姿勢在家裡演練得還可以,但是一到實際場合還是會“傻”在那兒被人打。我這時又不知道該怎麼9辦好了。(清清媽媽)
做法點評:
最好的自衛是自強
如果清清通過鍛煉,增強了體魄和反應速度,別的孩子就不能輕易欺負他了。我女兒小時候也常有帶傷回來的現象。但她明顯不願意讓我介入。於是我就啟動了每天晚上的家庭運動計畫。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她的體質明顯改善,臂力、反應速度、運動技巧都有提高。每天回家時開心和自信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另外清清的主要問題是不知如何對小夥伴表達自己的願望,學習表達也許比學習防禦更有效。抓住清清成功和夥伴交往的—些時機,及時鼓勵、強化他的好感覺,也會幫助他更勇敢、更恰當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