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叛逆不聽話,家長該怎麼做呢?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 就有了自己的思想, 不再那麼唯“父母”命是從了。 那麼當孩子叛逆不聽話時, 家長該怎麼做呢?

什麼是第一個叛逆期?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講, 孩子在3—4歲的時候正好出於第一個叛逆期, 也是人生心理發展的第一個轉折期。 在這個“特殊時期”, 孩子往往會表現得不像之前那麼“乖巧”, 而是開始嘗試去“反抗”父母所下達的一些命令, 甚至連之前自己最喜歡的事, 也會“故意拒絕”。

說的通俗一些, 這不過是孩子產生了獨立的意識, 希望可以快點兒長大, 嘗試離開爸爸媽媽懷抱的行為, 他們希望爸爸媽能接納自己“很能幹”的“事實”。

Advertisiment

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的“反抗”

所謂的孩子不聽話, 其實是一種“反抗”, 更是一種成長, 就像他自己嘗試學習走路一樣, 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甚至有可能會跌撞撞的去感受這個世界。 孩子學著表達自己的感受, 也希望爸媽能看到自己的成長。 作為家長, 我們不妨用更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的行為, 給孩子說“不“權利。

尊重孩子, 少用命令的語氣說話

叛逆期的孩子更加敏感, 父母可以多和他們進行溝通, 說話的時候多用肯定的語句, 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尊重。 比如, 當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 還不願意收拾玩具的時候, 我們可以直接和孩子說“寶寶, 去把玩具收拾好吧。

Advertisiment
”效果肯定比“不要亂扔玩具!”要好很多。

多諮詢孩子的意見, 讓孩子來做決定

我們希望孩子聽話, 但並不代表我們只給孩子一個選擇, 我們不妨在有原則的前提下, 讓孩子自己來做出決定!比如, 當孩子不願意吃飯, 我們可以用“你想吃麵條, 還是餃子呢?”來代替簡單粗暴的“不吃不行!”讓孩子自己選擇, 更能讓他產生一種被重視, 可以“自己做主”的感覺, 從而得到內心的滿足。

讓孩子聽話, 可以尋求“外援”

很多家長都發現, 自從孩子上了幼稚園就特別喜歡把“我們老師說……”掛在嘴邊。 其實, 這很正常, 小孩子嘛, 總是認為老師是很有權威的, 家長管孩子的時候, 不妨抬出老師的話來。 當然了, 家長平時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

Advertisiment
多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 這樣收到的效果會更好!

以身作則, 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當孩子遇到了叛逆期, 爸爸媽媽最好和孩子一起學習, 一起成長, 因為這不單單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也是家長反思和改變自己與孩子相處方式的好時機。 當然, 在要求孩子的時候, 家長最好要以身作則, 不然你說話的底氣從哪兒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還能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和諧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