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叛逆期分三個不同階段 告訴你男孩的叛逆期結束時間

孩子叛逆期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特殊時期, 有的家長對待孩子叛逆是用“熬”的心態, 消極被動的等待孩子叛逆期時間的自然過去, 述不知這樣的處理態度和方式, 是不正確的。 我們應該用積極參與的態度, 來陪伴和幫助引導孩子, 渡過這一特殊的時期。

那麼, 首先我們應該瞭解的是孩子叛逆期通常是什麼時候, 分為哪幾個年齡段, 男孩的叛逆期結束時間又是什麼時候。 當孩子處於叛逆期時, 他心裡想的是什麼, 其中有哪些典型的表現, 最重要的是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走出叛逆期的方法。

Advertisiment

男孩的叛逆期結束時間

男孩的叛逆期結束時間

大多都是12歲, 或者更早。  

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 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 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 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 而以成人自居。 為了表現自己的 “非凡”, 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 才產生了叛逆心理, 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 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 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 侍機張揚。

孩子叛逆期是什麼時候

Advertisiment

2-3歲時, 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 稱“寶寶叛逆期”。

6-8歲時, 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 稱為“兒童叛逆期”。

12-18歲時, 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 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現

1、破壞性強: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2、倔強固執, 情緒反應激烈: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 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 即使不符合季節;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 否則就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3、和父母唱反調, 不理睬: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 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 寧願自己玩, 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戰規則和權威, 攻底線: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

Advertisiment
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5、和其他孩子起衝突, 易動手: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 爭搶同一件玩具, 爭搶先後順序, 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 但又愛搶別人玩具, 嚴重時甚至打人。

男孩的叛逆期結束時間

孩子叛逆家長怎麼辦

1、理解孩子的感受

家長不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 而是學著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心去體會他的感受。

2、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

理解不等於不立規矩, 不過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 對於那些他始終很抗拒的規定, 家長不能不由分說地“強制執行”, 而是應該找出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 再想辦法解決。

3、給情緒找個宣洩口

很多時候, 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情,

Advertisiment
是為了宣洩不良情緒或不安感。 所以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應責駡或體罰他。

4、尋找孩子的良好表現

表揚能間接地讓孩子明白是非, 所以家長應更留心孩子的一些良好表現, 及時地提出表揚。

5、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

既然孩子處於叛逆期, 有些事家長就不應該再做硬性規定, 而是有條件地讓小孩享受民主權利。

6、不處處約束

孩子就是孩子, 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處處約束他, 對他的行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小編的話:經過我們的分享後, 相信家長們已經對, 男孩叛逆期的結束時間, 已經有了相對的瞭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 這個時間並不是固定的, 要根據自家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長期家庭教育來定的。

Advertisiment
如果家長們平日裡對孩子關愛有加, 而且孩子也願意與父母友善溝通, 相信這個叛逆期並不難熬, 難渡過。 如果相反的話, 父母是應該多花些時間來陪陪孩子了, 多花些心思來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