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 又稱逆向心理或對抗心理, 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 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 進入青春期的90後孩子普遍有逆反心理, 這和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消除孩子逆反心理, 關鍵是真正尊重孩子的人格, 其次才是方法和技巧要有效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對孩子的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
以身教代替說教
父母習慣于對孩子的說教, 而且帶有教訓的口吻, 令孩子十分反感。 比說教更有效的是身教, 比如家長天天玩電腦遊戲沒節制,
Advertisiment
以肯定代替否定
一些家長總是無意中用否定句來否定孩子, 這樣的否定標籤會使孩子感到十分反感。 孩子不可能不犯錯誤, 但孩子同樣有好的一面, 我們何不放過孩子不好的一面, 抓住好的一面給予肯定呢?讓孩子看到希望, 孩子也會在家長的不斷肯定、表揚、欣賞中朝著好的一面發展。 否定會使孩子喪失信心, 肯定會使孩子堅定信心, 以至於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以關愛代替嘮叨
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因為這種愛被沒完沒了的嘮叨、指責、說教給隔斷了。 這個時候, 家長如果試著把自己的心態放回孩子兩三歲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以商量代替命令
許多家長習慣于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 如睡覺的時間到了, 孩子還在看電視, 就下命令說:“你應該睡覺了, 聽到沒有?”青春期的孩子對這種帶有強制性的命令會公開反抗。 如果換成商量的口氣和孩子說話, 效果就不一樣了。 比如對孩子說:“你是不是該睡覺了, 你看這麼晚, 明天能按時起床嗎?”如果擔心孩子不聽, 則可以用選擇句, 比如“你是八點睡呢還是八點一刻睡?”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以配角代替主角
孩子小的時候, 一般家長習慣于在前臺當“指揮”, 但孩子大了, 家長就應該移身幕後, 讓孩子上臺主演。
Advertisiment
以放手代替管制
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 一放手就會闖禍, 所以需要嚴厲管制。 不管就會沒規矩, 把心玩野了。 殊不知這樣的管制, 反而使孩子失去了責任感, 使孩子的自製能力無從培養。 為了掙脫束縛, 尋求自我空間, 孩子就會和家長對抗。 所以, 家長該放手時要放手, 教會孩子去為自己負責, 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這樣才能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