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只愛吃肉怎麼辦?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 肉類與營養好幾乎是劃等號的, 肉類烹煮後有其特殊的香味, 所以大部份小朋友都愛吃肉。 到底愛吃肉、多吃肉好不好呢?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在營養學上說的肉類, 包含家禽(雞、鴨、鵝)、家畜(豬、牛、羊)、各種水產(蝦、蟹、魚、花枝、蚵)等, 所以在本文中提到的肉都是廣義的肉。

在食物分類上, 肉類與蛋及黃豆製品(豆腐、豆干等), 都屬於六大類食物中的肉魚豆蛋類, 此類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

(注:六大類食物為奶類、五穀根莖類、肉魚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

肉類食物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Advertisiment
蛋白質是生長發育、修補身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不同種類的肉, 蛋白質的含量也有差異, 如牛小排約含13%(因為脂肪較多), 而去殼蝦仁則高達94%。 肉類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組成比例, 與人體蛋白質之氨基酸比例較接近, 所以食用後能被人體有效利用。

肉類的脂肪含量是各類食物中最多的(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僅有微量的脂肪, 每100公克豬裡肌肉的脂肪約10.2公克, 每100公克全脂奶的脂肪約3.5公克)。 一般來說, 白肉(各種魚、海產、雞肉等)的脂肪比較少, 如鱸魚的脂肪比例僅1.2%;紅色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的脂肪多, 如較瘦的牛腱都還有29.3%的脂肪。

除蛋白質及脂肪外, 肉類也提供礦物質與維生素。 連骨進食的魚類(如小魚幹)可提供豐富的鈣質;深紅色肉(如牛肉、羊肉及魚背的血合肉-血合肉為魚肉邊緣較深色的部份)有豐富的鐵質。

Advertisiment
各種肉類都是磷、鉀的良好來源。 其它礦物質如銅、鎂、硫等, 也都存在於肉類中。 維生素以B群(如B1、B2、B6、B12)的含量較多, 維生素C的含量少。

偏食肉類 影響健康

肉類的營養價值高, 是兒童生長發育所必須的食品, 但若太偏好肉類而不吃其它類食物的話, 還是可能會出現一些營養上的問題:

均衡營養長得好

到底需要讓家裡的小朋友吃多少肉才是最適當的呢?附表列出學齡前兒童蛋白質食物的建議攝取量, 其中蛋與豆類、肉類是可以互相替換的, 若小孩對肉類有偏好, 可以在豆類或蛋的部分以肉來取代, (注:1個蛋=1塊豆腐=1兩肉),

Advertisiment
但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愈多, 營養會愈均衡, 所以還是要鼓勵攝食多樣食物, 不要偏食。

改造肉食主義寶寶

要矯正只愛吃肉的偏食習慣, 您可以試試下列方法:

1、少用大塊肉, 儘量與蔬菜混合, 如:絞肉加洋蔥、胡蘿蔔做成肉餅來代替裡肌肉排。

2、利用肉類的香味來改善蔬菜味道, 可提高小朋友對蔬菜的接受度。 如羅宋湯中的蔬菜(洋蔥、胡蘿蔔、高麗菜等)經過與牛肉一起長時間的熬煮, 混合了肉香味, 小朋友會比較喜歡。

3、儘量選購低脂肉類。 在短時間內, 尚無法有效減少小朋友對肉類的食量時, 媽媽在購買肉類時, 應該多選擇飽和脂肪酸較少的雞及魚類, 少買五花肉、香腸等脂肪多的肉類。 在烹調時, 則建議採用水煮、烤、鹵、蒸等用油少的方式,

Advertisiment
可減少熱量、預防肥胖。

4、想辦法讓蔬菜變好吃。 這點其實是說得容易, 做起來不簡單;建議可參考坊間眾多食譜, 改善蔬菜的烹調及調味方法。

5、最後一個辦法, 也是最下策(建議這個方法只用在過胖或血脂肪偏高的小朋友), 就是將固定的肉類份量取出置於小碟中, 嚴格的執行限量食用, 但要每個一起用餐的家人都要採取同樣動作才行, 否則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