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什麼 不必太民主
兒童不會為了健康吃飯, 而是為了個人喜好吃飯。 要想讓孩子營養均衡, 家長應該做到飲食結構科學安排, 避免孩子偏食。
“今天你想吃什麼飯呀?”這是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 而這種“民主”其實“害”了很多孩子。 本市兒童生長發育調查顯示, 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如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以及鈣缺乏等是兒童中最常見的微量營養素缺乏症。 而過於“尊重”兒童的飲食要求, 導致營養不均衡, 是造成微量營養素缺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兒童保健專家、市婦兒保健中心副主任李義民主任醫師介紹說,
Advertisiment
本市兒童健康監測報告顯示, 本市兒童鈣的攝入量普遍只達到需要量的2/3;缺鐵性貧血發生率近5%,
Advertisiment
李義民說, 孩子的偏食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家長應從幼兒期就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 從孩子4至6個月添加泥糊狀食物開始,
Advertisiment
孩子的鐵 被媽媽“搶”走了
都說媽媽是無私的, 為了孩子不怕苦自己, 但對準媽媽來說卻並非如此。 當孕婦缺鐵時, 生理因素決定了准媽媽先“保”自己, 再給胎兒, 這也是某些孩子出生時就缺鐵的原因所在。
Advertisiment
市婦兒保健中心副主任李義民主任醫師介紹說, 在本市, 孕婦中晚期缺鐵與缺鐵性貧血發生率超過20%, 這與在孕前和孕期很少或不攝入富含人體容易吸收的血紅素鐵的肉類、動物內臟、動物血與促進鐵吸收的蔬菜有關。 孕婦鐵營養狀況對胎兒體內鐵貯存有明顯影響, 孕婦鐵缺乏時, 身體自動把攝入的鐵“搶走”, 使胎兒體內鐵貯存量明顯減少, 導致出生後缺鐵甚至易患上缺鐵性貧血。 值得注意的是, 不少嬰兒貧血的程度較輕, 血色素甚至在正常範圍內, 但實際上體內已處於缺鐵狀態。 營養學家把這種鐵缺乏與缺鐵性貧血的並存稱之為“冰山現象”, 即貧血的嬰兒只是冰山暴露出的一小部分,
Advertisiment
專家解析兒童營養五個關鍵字
給孩子吃什麼、怎麼吃才能達到孩子的營養需求, 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針對目前兒童飲食中存在的誤區, 市營養學會副秘書長、兒童醫院營養科主任田晞為讀者解析兒童營養五個關鍵字。
進餐“挑”環境
1至3歲的幼兒時期是兒童飲食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 也是影響兒童食物嗜好的重要時期。 幼兒膳食要做到定時、適量、有規律地進餐, 不隨意改變幼兒的進餐時間和進餐量。要固定進餐場所,創造良好進餐環境,避免喧囂吵鬧,培養孩子集中精力進食,暫停其他活動。切忌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也要避免家長追著幼兒餵飯等不良習慣。鼓勵和安排較大幼兒與全家人一同進餐,以利於幼兒日後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
幼兒飲食每天安排主餐三次,上下午兩主餐之間安排以奶類、水果和稀軟麵食為內容的加餐,晚飯後也可加餐或零食,但睡前切忌甜食,以預防齲齒。
輔食並不“輔”
從4至6個月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一些非乳類的食物,這一類食物被稱為輔助食品,簡稱為輔食。雖然稱為輔食,實際上對於4至6個月之後的嬰兒來說,與乳類食品一樣不可缺少。輔食不僅可以補充乳中營養素的不足,而且可以增強孩子的消化功能。
輔食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面、切成小塊的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添加輔食的順序為:首先添加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動物性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松等)和豆類。建議動物性食物添加的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剔淨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建議從4至6月齡時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黃泥、魚泥等),7至9個月時可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如爛面、碎菜、全蛋、肉末),10至12個月時,大多數嬰兒可逐漸轉為以進食固體食物為主的膳食。
鈣鐵哪裡來
學齡前兒童鈣的適宜攝入量為每天800毫克,學齡兒童為1000至1200毫克。奶及乳製品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大豆及豆製品含鈣也較為豐富。芝麻、小蝦皮、小魚、海帶等也含有一定的鈣,兒童每日應飲用300毫升至600毫升牛奶,一天飲奶量分兩至三次飲用。乳糖不耐受者應避免空腹飲奶,可在正餐飲奶,也可以在餐後1至2小時內飲奶。必須注意的是,含乳飲料不是奶,牛奶與優酪乳的營養價值優於乳飲料。鐵缺乏在兒童中較為常見,這與食用富含鐵的食物較少關係密切。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是鐵的良好來源,應避免孩子抵觸這些食品。膳食中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應注意幫助孩子足量攝取。
早餐吃什麼
早餐作為一天的第一餐,對膳食營養攝入、健康狀況至關重要。早餐攝入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至30%,每天食用營養豐富的早餐才能為兒童提供體格和智力發育所需的充足營養素,因而,家長不能只在中晚餐上下功夫,還須為孩子提供營養充足的早餐。早餐的食物應種類多樣,搭配合理。如果早餐中包含了穀類、肉類蛋類等動物性食品、奶及乳製品、蔬菜水果等4類食物,則為早餐營養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3類,則早餐的營養較為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兩類或一類,則早餐營養不充足。
零食怎麼吃
合理有度的吃零食可以補充孩子的能量和營養素的不足,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因此吃零食的量不宜過多。零食應選擇合適的時間,兩餐之間可適當吃些零食,但時間不要離正餐時間太近,以免影響正餐食欲。晚餐兩小時後也可吃些零食,但睡前半小時不宜再進食。在選擇零食時,應多選用營養豐富的食品,如乳製品(液態奶、優酪乳)、魚蝦肉製品(尤其是海產品)、雞蛋、豆腐或豆漿、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及堅果類食品等,少選用油炸食品、糖果、甜點等。應注意的是,核桃、杏仁、松子、花生、栗子、腰果、各類瓜子等堅果類食品營養豐富,但其所含能量較高,不可過多食用,以免造成肥胖,每週以食用50克左右為宜。
不隨意改變幼兒的進餐時間和進餐量。要固定進餐場所,創造良好進餐環境,避免喧囂吵鬧,培養孩子集中精力進食,暫停其他活動。切忌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也要避免家長追著幼兒餵飯等不良習慣。鼓勵和安排較大幼兒與全家人一同進餐,以利於幼兒日後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幼兒飲食每天安排主餐三次,上下午兩主餐之間安排以奶類、水果和稀軟麵食為內容的加餐,晚飯後也可加餐或零食,但睡前切忌甜食,以預防齲齒。
輔食並不“輔”
從4至6個月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一些非乳類的食物,這一類食物被稱為輔助食品,簡稱為輔食。雖然稱為輔食,實際上對於4至6個月之後的嬰兒來說,與乳類食品一樣不可缺少。輔食不僅可以補充乳中營養素的不足,而且可以增強孩子的消化功能。
輔食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面、切成小塊的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添加輔食的順序為:首先添加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動物性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松等)和豆類。建議動物性食物添加的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剔淨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建議從4至6月齡時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黃泥、魚泥等),7至9個月時可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如爛面、碎菜、全蛋、肉末),10至12個月時,大多數嬰兒可逐漸轉為以進食固體食物為主的膳食。
鈣鐵哪裡來
學齡前兒童鈣的適宜攝入量為每天800毫克,學齡兒童為1000至1200毫克。奶及乳製品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大豆及豆製品含鈣也較為豐富。芝麻、小蝦皮、小魚、海帶等也含有一定的鈣,兒童每日應飲用300毫升至600毫升牛奶,一天飲奶量分兩至三次飲用。乳糖不耐受者應避免空腹飲奶,可在正餐飲奶,也可以在餐後1至2小時內飲奶。必須注意的是,含乳飲料不是奶,牛奶與優酪乳的營養價值優於乳飲料。鐵缺乏在兒童中較為常見,這與食用富含鐵的食物較少關係密切。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是鐵的良好來源,應避免孩子抵觸這些食品。膳食中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應注意幫助孩子足量攝取。
早餐吃什麼
早餐作為一天的第一餐,對膳食營養攝入、健康狀況至關重要。早餐攝入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至30%,每天食用營養豐富的早餐才能為兒童提供體格和智力發育所需的充足營養素,因而,家長不能只在中晚餐上下功夫,還須為孩子提供營養充足的早餐。早餐的食物應種類多樣,搭配合理。如果早餐中包含了穀類、肉類蛋類等動物性食品、奶及乳製品、蔬菜水果等4類食物,則為早餐營養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3類,則早餐的營養較為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兩類或一類,則早餐營養不充足。
零食怎麼吃
合理有度的吃零食可以補充孩子的能量和營養素的不足,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因此吃零食的量不宜過多。零食應選擇合適的時間,兩餐之間可適當吃些零食,但時間不要離正餐時間太近,以免影響正餐食欲。晚餐兩小時後也可吃些零食,但睡前半小時不宜再進食。在選擇零食時,應多選用營養豐富的食品,如乳製品(液態奶、優酪乳)、魚蝦肉製品(尤其是海產品)、雞蛋、豆腐或豆漿、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及堅果類食品等,少選用油炸食品、糖果、甜點等。應注意的是,核桃、杏仁、松子、花生、栗子、腰果、各類瓜子等堅果類食品營養豐富,但其所含能量較高,不可過多食用,以免造成肥胖,每週以食用50克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