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吃太咸的食物會影響生長發育

在很多家庭中, 父母在給孩子做飯菜的時候, 往往是以自己的口感來決定鹹淡, 這是不妥當的。 特別是平時“口重”(喜歡吃比較鹹的食物)的父母, 長期讓孩子吃較咸的食物, 會給其正常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寶寶吃太咸危害大

家長以自己的口感為孩子的飯菜定鹹淡, 容易引起孩子食鹽攝入過多。 小朋友正處在長身體的時期, 各組織器官及生理功能還未成熟, 新陳代謝能力比較薄弱, 腎臟等器官的排泄調節作用尚不完善, 日常飲食過鹹容易導致體內鈉離子積累過多, 久而久之就會使健康成長遭受危害。

Advertisiment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習慣吃過鹹食物的人, 血中鈉離子濃度增高, 不僅會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 還會損傷動脈血管, 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 使腦細胞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而出現智力遲鈍、記憶力下降等不良後果, 甚至引發過早老化。 而兒童各組織器官嬌嫩, 各種抵抗能力和調節作用相對較弱, 平時食鹽過多更容易使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有關專家指出, 兒童吃鹽過多, 還是誘發上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 首先, 高鹽飲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量下降, 溶菌酶(一種具有殺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質)等亦相應減少, 有利於各種細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生存;其次, 高鹽飲食後由於鹽的滲透作用,

Advertisiment
可殺死上呼吸道一些正常寄生的菌群而造成菌群失調;第三, 高鹽飲食可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 並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這些因素都會使上呼吸道黏膜抵抗疾病侵襲的作用減弱, 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原本低於成年人, 各種細菌、病毒即可乘機而入, 於是引發上呼吸道疾病。

飲食過咸對孩子的身高也有不良影響。 前不久, 韓國學者對150名6~15歲兒童血鈉濃度進行檢測發現:血液中鈉濃度比平均值低的兒童平均身高為143釐米, 而血鈉濃度在平均值以上的兒童平均身高只有139.9釐米;並且兒童血中鈉濃度越高, 個子越矮。 專家分析認為, 兒童對鈉吸收率比成年人高, 即使血液中的鈉濃度屬於正常, 也會隨著鈉的累積程度不同,

Advertisiment
對神經系統和腎臟等產生不同影響。 同時, 血鈉濃度的增高會影響鈣、鋅的新陳代謝, 妨礙骨骼的正常生長, 從而使孩子身體發育遲緩、個子矮小。

兒保專家告誡廣大年輕家長, 孩子日常飯菜定鹹淡不要以自己的口感為標準, 因為你覺得剛好的飯菜, 給孩子吃往往已是過鹹了。 而兒童的口味是跟隨家長的, 若父母飲食習慣偏咸, 孩子也會愛吃鹹的食物。

那麼, 小朋友每天吃多少鹽為宜呢?有人認為, 兒童每天應控制在4克以下。

為了減少孩子鹽的攝入量, 可採取以下方法

1.做菜時, 用醬油、豆醬、芝麻醬等調味, 或用蔥、薑、蒜等香料提味。 5克醬油、20克豆醬所含的鹽分相當於1克鹽, 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鹽味道更好。

2.北方人日常飲食多為鹹香味,

Advertisiment
可適當改善口味, 用甜、酸、辣味代替鹹味。 比如靈活運用蔗糖烹製糖醋風味菜, 或用醋拌涼菜, 既能彌補鹹味的不足, 還可促進食欲。

3.可以利用蔬菜本身的強烈風味, 如番茄、洋蔥、香菇等, 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提味, 如番茄炒蛋等。

4.炒菜出鍋時再放鹽, 這樣鹽分不會滲入菜中, 而是均勻散在表面, 能減少攝鹽量。

5.鮮魚類可採用清蒸等少油、少鹽的方法;肉類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肴, 既可改善風味又能減少鹽的攝入。

6.餐館做飯菜常使用較多的食鹽、味精等調味, 應儘量避免在外用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