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一些不願意吃飯的“小不食”們著實讓父母很糾結, 不少家庭的孩子是在前面跑、家長捧著飯碗在後面追……有的幼稚園小班老師則反映, 現在有的孩子到了入園年齡還不大會“吃”。
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行為:不控制、強迫孩子進食, 讓孩子自己感受饑飽, 同時要引導孩子學會選擇進食的品種和進食量。 孩子養成願意吃而又不過食, 均衡營養健康飲食的習慣。 小育下面的分享是來針對“小不食”的孩子, 寶爸寶媽一起學一下吧。
1、幼稚園“不會吃”的情況進入幼稚園小班的孩子一般已經年滿3歲。
Advertisiment
控制型是不當餵養的一大表現。 這類父母往往根據自己的飽餓感和喜好, 決定孩子是否需要進食。 而美國心臟病協會發佈的《兒童和青少年膳食推薦》指出, 父母對嬰兒發出的吃飽信號要給予反應;孩子不餓時不要強迫進食;出生後的3年內, 讓兒童學會調節自己的饑餓和飽腹感是非常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過分施以對進食的鼓勵或限制, 將極大地減弱孩子用饑餓和飽足的內部信號來調節能量攝入的能力, 孩子慢慢地會依賴於外界安排、父母的言語等來進食父母要學會不控制, 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不吃。 小時候沒有體驗饑飽的孩子, 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 長大了可能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食量。
3、父母要學會——要引導隨便孩子怎麼吃都行的放任型家長, 又是另外的表現。 孩子一般都會喜歡他們熟悉的食物, 即在家庭環境中經常出現、父母或其他親友常吃的食物, 父母給孩子提供的食物環境毫無疑問將左右孩子的口味和今後對食物的選擇方式。 因此,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均衡地選擇食物,
Advertisiment
不要把食物(尤其是甜食)作為懲罰和獎勵孩子的手段, “不要用糖來獎勵孩子吃不喜歡吃的食物, 特別是對那些有肥胖遺傳傾向的兒童”。 速食不一定要完全禁止, 但要控制數量和頻率, 同時, 不要用果汁或飲料代替白開水。
4、不用食物安撫孩子, 每頓飯不宜超過30分鐘。注意孩子發出的饑飽資訊, 避免過量餵食, 吃奶時孩子推開乳☆禁☆房、奶瓶或閉上眼睛, 就代表吃飽了;不要在孩子睡覺時喂哺, 一來不利於消化, 二來會造成孩子睡眠依賴;不要用食物安撫孩子, 這樣會弱化孩子對飲食量調控的能力, 可以表揚、擁抱等方法代替;不要給嬰兒食物加糖;鼓勵孩子進食,
Advertisiment
每餐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 假如吃飯時, 孩子走來走去玩, 父母不必強迫他吃, 或者老追在後面喂, 超過30分鐘就不要喂了, 寧願下頓早點吃。 這麼做, 也是給機會孩子體驗饑餓感, 讓孩子慢慢地意識到要好好地按時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