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小編所知, 孩子們可以接受父母要求的任何事情, 但唯獨對於吃飯, 貌似都有抵觸。 不是不愛吃飯, 就是吃飯特別慢。 明明半個小時就可以吃完的一頓飯, 他們卻要拖延到1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也許你會說“吃飯過快本就不利於消化”, 所以, 細嚼慢嚥其實更好。 沒錯, “狼吞虎嚥”式的飲食方法的確不好, 但吃飯太慢對健康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 寶寶的用餐時間通常在3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總是太長, 應加以糾正。
孩子吃飯慢怎麼辦
1、提供寬鬆愉快的用餐環境。 用餐的環境十分重要, 用餐時給孩子播放一些輕音樂,
Advertisiment
2、家庭教育和幼稚園要保持一致。 爸媽要和老師溝通, 及時掌握孩子在幼稚園的情況, 在家裡要求孩子也像在幼稚園一樣學會自己用餐。
3、合理安排孩子的用餐時間。 對於吃飯慢的孩子來說, 如果是最後一個端上飯碗, 即使孩子再努力爭取, 仍然會落到別的孩子後面。 因此, 為了使孩子有自信心, 應不露聲色地先給這些孩子盛飯吃。 用此法來縮短他和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
4、巧妙運用少盛多添的方法。 給吃飯慢的孩子碗裡不能盛得太滿, 應採取少盛多添的方法, 來消除孩子視覺上的恐懼感, 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優勢。
Advertisiment
5、採取正面引導、積極鼓勵的方法。 設立好寶寶”吃飯評比表, 每日進行。 或採取獎勵小貼畫、小動物頭飾等方法來激勵孩子儘快用餐。
孩子吃飯慢的8大原因
1、動作失衡:孩子眼、手不協調, 能夠用筷子和湯匙, 可是卻拿不穩, 比較費時費力。 另外他們的專注力也差, 聽爸媽在說話就會忘了吃飯, 總是需要人在旁督促才行。
2、腸胃有問題:孩子有很飽的感覺, 肚子很脹, 吃下去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 所以吃到最後就慢下來了。
3、牙齒有問題:比如牙齒上下顎咬合不緊密, 牙齒缺乏鈣質, 咬纖維高的白菜、菠菜、韭菜或是紅燒牛肉就比較費時間, 嘴裡沒有辦法含太多的東西, 必須分批咀嚼才行。
4、不喜歡今天的菜:媽媽今天做的菜不好吃,
Advertisiment
5、不覺得餓:今天的運動量太少、上一餐吃得太多了或飯前吃了點東西, 孩子勉強吃一點當然沒辦法吃得那麼起勁了。
6、吃不完自己碗裡的飯: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總是給孩子盛得滿滿的一大碗。 孩子看見那麼一大堆的食物就有壓力, 胃口自然就消失了。
7、向父母提條件的資本:有些孩子覺得是父母在求他吃, 於是故意吃得很慢, 以便在父母要求他快些吃時提出自己的要求, 答應了要求就能吃得快。
8、喜歡在餐桌上和家人聊天:孩子認為吃飯時全家人聚在一塊, 氣氛比較輕鬆, 可以聊天, 談一些幼稚園裡發生的事, 也想聽聽家人談論外面發生的事, 吃飯就慢了。
Advertisiment
9、孩子的心情不太好:孩子今天有心事, 比如受了什麼委屈、挨老師批語了或者被小朋友恐嚇了, 心情不好會食不知味, 吃飯的速度就會慢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