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和父母較勁該誰贏

得到注意時給予注意, 採取適當獎勵的形式, 鼓勵孩子的優點, 讓孩子對自己產生自信。

父母真的瞭解孩子嗎

“您瞭解您的孩子嗎?”這是陳老師拋出的一個問題, “瞭解吧!”一位媽媽回答的口氣並不十分肯定, 可話音未落, 兒子就發話了:“媽媽不怎麼瞭解我!”

父母和孩子大多都是朝夕相處, 家長瞭解孩子的日常起居, 瞭解孩子的生活習慣, 但未必瞭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

“這也正是造成雙方溝通不暢、引發矛盾的主要原因。 ”陳老師說, 要瞭解孩子, 先要問問自己是不是一個好的聽眾。 孩子有被聆聽、被瞭解的需要,

Advertisiment
尤其是青少年, 在傾訴的過程中, 讓他把受到的壓力通過言語的表達發洩出來。

此時, 做朋友比做家長更有效, 在聆聽他感受、想法的同時, 他也覺得自己被瞭解、被接納。

孩子也要給父母創造感動

“你瞭解你的父母嗎?”陳老師問, 初二學生小尚起身主動發言。 “我和媽媽原來像好朋友一樣, 可因為一些不愉快, 我和媽媽最近有一些矛盾, 但我真的覺得很抱歉……”說著小尚嗓子發緊, 淚水流了下來, “我現在明白傷害他們的同時也就是在傷害我自己, 所以, 媽媽, 謝謝您的養育之恩, 您辛苦了!”

當小尚走下講臺, 在場的媽媽們眼角泛起淚花。

父母不需要任何回報, 只需要孩子的理解, 希望能與孩子知心地溝通。 而作為孩子, 你眼裡的父母除了愛嘮叨、太嚴厲外,

Advertisiment
還體會過他們的良苦用心了嗎?一句“媽媽, 謝謝你”都將會消除所有的尷尬和不快。

給父母一個愛你的機會, 也會給自己一個健康成長的機會。

陳老師說在她的案例中, 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一位元父親用鐵鍬把兒子綁著來諮詢, 在離開時父親用他的大手領著兒子的小手, 他們一起離開了她的諮詢室。

當理解化為一種力量, 父母與孩子真正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時, 再較勁的雙方都沒有輸贏, 愛是無條件的包容, 用大手牽著小手, 孩子就有勇氣一直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