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和父親共同就餐後的變化

靜雅家一直沒有家庭就餐過, 這是因為父母沒有意識到青春期的靜雅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 家人的交流也中斷了。 因為沒有傾訴物件, 所以再次抱起玩具娃娃的靜雅, 和在沒有父母的監視下就無法調節自己時間的弟弟永仁, 通過餐桌教育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嗎?為此一家人必須改變十多年的生活習慣。

忙著上補習班的孩子以及每天晚上班、晚回家的爸爸, 從他們的日程表上看, 讓他們空出晚餐時間是不可能的, 特別是對工作時間與實際收入相掛鉤的私營業主來說更不可能了, 因此只能把家庭就餐改在早餐時間。

Advertisiment
優點在於早上是職場人士進行充電的時間, 也可以培養孩子們早起床的習慣。

為了在一起就餐, 全家人的起床時間提前了30分鐘。 為了起床後20分鐘內能夠出門, 他們放棄了睡覺時間以便於遵守早餐時間。 原來每天淩晨入睡, 早上九點才起來的爸爸, 第一天沒有戰勝困意, 勉強揉著眼睛坐在餐桌前, 餐桌上只能聽見媽媽的聲音, 其他人都在沉默之中。 但是自從孩子們出生以後, 十幾年來的第一次家庭早餐昭示著好的開始。

僅進行五天的家庭早餐已經給家庭氛圍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媽媽在準備早餐時, 爸爸叫醒孩子們做上學準備, 平時話不多的爸爸跟孩子們的直接交流時間變多了。

Advertisiment
雖然現在只是單純的“起床了, 要準備什麼”等簡短的對話, 但是爸爸已經驚奇地發現他開始慢慢瞭解自己孩子了。 爸爸在孩子們的必備品中發現了交通卡, 他突然意識到了在自己不在家的這段時間, 孩子們已經不知不覺地長大了。

孩子們已經開始坐公交了, 我真的是非常驚訝。 游泳館很近, 之前都是走著去的, 他們說這是第一次坐公車, 還說在車站前的電影院看過電影。 聽到孩子們對我講這些, 我感到應該更加努力。 我開始主動跟孩子們講前一天發生的事情, 孩子們的反應比之前好多了。 我才意識到早上睜眼起床是如此令人高興的事情, 這讓我變得比之前更自然了。

——爸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