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咿呀學語 爸媽引導5注意

1.聲音的引導

孩子的聽覺和語言能力密切關聯, 如果孩子聽不到聲音的話, 那麼他將很難學會說話, 也就是說孩子的語言離不開聽力。 所以, 孩子在咿呀學語期, 父母更多的是引導孩子聽。 諸如市場上一些會發聲的電子書籍就是一歲左右孩子最好的遊戲玩具, 那些會發聲的小玩具或是電子書籍對於孩子的語言發育大有説明。 大腦通過聲音的刺激, 促使語言能力發展, 讓孩子增強表達欲望。

2.聲音的模仿

家裡養了小動物的孩子們更容易學會說話, 原因是孩子們在咿呀學語期很喜歡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Advertisiment
小狗叫汪汪, 小雞叫喳喳, 小青蛙、小貓等等, 每一種小動物的叫聲都不一樣, 不同的叫聲會引起寶寶的學習興趣, 他們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他們去學習不同的小動物的叫聲, 幫助他們發音, 促進他學習。 此時, 父母可以和寶寶玩猜叫聲的小遊戲, 媽媽發出聲音, 問寶寶這是什麼聲音?或由寶寶發出聲音, 媽媽來說出動物的名字。

3.多和寶寶聊天

不要以為和不會說話的寶寶聊天是一件沒有必要的事情, 寶寶不會說他們會聽!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 寶寶就已經習慣媽媽的聲音了, 媽媽和寶寶聊天不但能增近親子之間的感情, 還能説明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些看似家常便話, 和寶寶說起來卻是很好的語言啟蒙教育。

Advertisiment

4.做遊戲學說話

一歲左右的寶寶最喜歡有人陪他們玩遊戲了, 遊戲可以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聽覺發育、思維發育、動手動腳能力等, 可以說玩親子遊戲可以促進寶寶的全面發展, 對語言發育也大有説明。 在遊戲過程中, 孩子和大人要通過合作、相互幫助才能完成遊戲, 那麼從語言到眼神的交流就不會少, 正是這些溝通和交流幫助寶寶全面進步。 在學中玩, 在玩中學, 不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嗎?

5.常鼓勵和肯定孩子

父母的鼓勵和肯定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就算孩子只開口說了一個字, 父母也要充滿驚喜地鼓勵孩子, 而不是毫不理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