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哭泣分等級 五種方式巧應對

哭泣是一種表達方式, 高興或不高興都可以流出眼淚。 人這一生哪個沒有哭泣過, 有的是幸福的眼淚、有的是委屈的眼淚、還有些是痛苦的眼淚。

一些哭泣的原因比較容易發現, 比如孩子身體不舒服、磕碰感到疼痛等等, 而真正讓家長擔心的是孩子出於心理原因的哭泣。 哭泣的原因越發自內心, “級別”越高, 應對的方式也越需要技巧。

一級哭泣:身體受傷――當孩子不小心摔跤, 或者割破了手指, 哭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的反應。 這個時候, 肌體向大腦發出信號:“快來救我!我受傷了!”這時, 孩子的哭與“堅強”無關,

Advertisiment
家長需要做的是確定孩子是否安全、健康, 然後給孩子一定的安慰, 幫助他慢慢平靜下來。

二級哭泣:委屈不滿――如果孩子的心理受了傷, 就會產生委屈的情緒, 由於委屈而產生的哭是孩子的潛意識試圖解決不愉快的心理狀態的一種力量, 同樣是一種“求救”。 這種哭泣的心理原因相對簡單, 家長要幫助孩子耐心疏導, 讓孩子平靜下來。

三級哭泣:悲傷抑鬱――當孩子漸漸長大, 但心理又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 對於周遭的事物會產生自己的理解, 思想變得比較“複雜”。 然而事實上他們這一時期的很多觀點還非常片面, 這時, 孩子就可能出現青春期的“悲傷抑鬱”現象。

孩子哭的時候, 家長最忌諱的就是叫孩子“立刻停止”、“憋回去”,

Advertisiment
或者以威嚇的方式強迫、限制孩子不准再哭鬧。 “哭”是孩子最原始的表達情感的方式。 家長應該冷靜地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 尊重孩子表達情緒的權利, 探尋孩子情緒背後所要表達的資訊, 然後再引導孩子學習處理情緒的方法。

1、 搖晃和運動:模擬寶寶在子宮中熟悉的運動, 比如把他放在搖籃裡輕搖, 或者抱著他跳舞, 會讓寶寶安靜下來。

2、 白噪音:胎兒在子宮裡總能聽到不間斷的白噪音, 有點像吹風機或洗衣機的聲音, 讓他溫習一下也許很變安靜。

3、 按摩:它是幫寶寶排氣的好辦法。 擠一點橄欖油在手指上, 用指尖在寶寶肚子上由肚臍開始順時針劃圈, 逐漸把圈子劃得更大。

4、 改變環境:在你無計可施時, 開車出去兜一圈,

Advertisiment
或者用嬰兒車推他出去走走, 新鮮空氣和運動節律會讓他變安靜。

5、 吸吮東西:吸吮安撫奶嘴或拇指會給寶寶帶來安慰, 但不要他一哭就給他安撫奶嘴, 一定要先找出原因所在。

6、 繈褓:繈褓能模仿子宮裡的溫暖和安全感, 對焦躁的寶寶極具安撫作用。 但要注意別讓寶寶體溫過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