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哭鬧? “允許孩子哭”比“允許孩子笑”更重要

在公眾場合我們常常看到這種畫面:孩子坐在地上崩潰大哭, 旁邊的爸爸媽媽要麼是勃然大怒, 嘴裡吼著“別哭了!”拉扯著孩子, 要麼是站在旁邊不知所措。 其實你知道嗎?有時候 “允許孩子哭”比“允許孩子笑”更重要。

寶寶的眼淚為何而流

1、想要的得不到滿足

孩子如果得不到某種零食或遊玩機會時, 就會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

場景一:一家三口出去, 爸爸非要買冰淇淋, 引得寶寶饞得不得了, 也鬧著要吃。 我跟寶寶說“你剛剛已經吃了蛋糕, 不可以再吃霜淇淋了”, 他就開始哭鬧不休。 毫無懸念的, 我沒忍住,

Advertisiment
對寶寶和他爸一併施展了河東獅吼。

2、想說的不能被理解

一歲半到三歲年齡段的寶寶, 言語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 當他想努力表達出來又表達不清, 而周圍的人又不理解他的意圖時, 就會著急生氣。

場景二:寶寶剛學會跌跌撞撞走路時, 有一次仰著頭盯著書櫃上方看, 於是我問“想要什麼?書嗎?”我從書櫃裡拿了繪本給他, 結果他推開, 我就換了一本, 還是不對, 結果寶寶就開始發脾氣大哭起來。 正當我懵圈的時候, 寶寶爸走過來把擺在書櫃裡的小玩偶遞給寶寶, 他馬上破涕而笑。

3、想做的自己辦不到

寶寶有著天生的求知欲, 從出生就開始不斷地學習。 這一過程中寶寶難免會出錯, 他們也會感到焦慮, 挫敗, 積聚到一定程度就以哭的形式爆發出來。

Advertisiment

場景三:寶寶想把積木搭高, 然而, 搭著搭著積木總是倒塌, 終於寶寶有些生氣地大哭:“我搭不高”。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將立即刪除

請別壓抑孩子的天性

1、別給孩子的情緒貼標籤

孩子的自我意識、自我的概念尚在建立階段, 當孩子被貼上一種標籤時, 會潛移默化地做出自我印象管理, 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一致。

孩子也有種種不良情緒, 如任性、憤怒、不友好等, 也有按自己的意願表達情緒的權利, 所以, 不要給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籤。

2、理解孩子的情緒

寶寶對自己始終無法搭高積木感到非常的沮喪, 對於這類情況, 有效方法就是擺出允許孩子哭、理解孩子心情的姿態 , 給孩子一個和情緒相處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允許他體驗自己的情緒, 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會等寶寶心情平復後, 問他:“你想要搭的積木是什麼樣子的呢?媽媽陪著你一起搭”, 寶寶還小, 無法描述他想要的, 那我就尊重他, 陪著他, 不用自己的意志去幫他搭積木, 因為孩子心中一定有他想要的樣子。

3、給孩子釋放情緒的空間

適當的情緒發洩是有效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手段之一。 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在他不開心的時候, 允許他哭泣, 有助於發洩內心的消極情緒。

寶爸約了朋友, 寶寶拉著他大哭不讓他離開, 我會抱起寶寶說, “你好傷心, 爸爸要出門, 你捨不得。 我們和爸爸說拜拜, 等會爸爸就回來了。 ”關上門的那個瞬間, 寶寶還是會哭,

Advertisiment
但他的情緒得到了認可也得到了宣洩。

如何告別孩子壞情緒

1、“愛的抱抱”法——擁抱

擁抱代表的是“我懂”。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 越是制止哭得越厲害, 這是孩子不被理解的一種宣洩。 但當我們擁抱孩子, 他會覺得他的不開心被理解, 他的不滿得到安慰, 自然慢慢就平靜下來。

2、“注意力轉移”法——畫畫

畫畫是寶寶經常用的方式, 當他生氣大哭時, 我會給她一支蠟筆和一張白紙, 引導他把自己有多生氣多難過畫出來。 每次他握著筆亂塗亂畫時, 我就在旁邊平靜地說, “真的很生氣!太生氣了!”然後等他畫完, 我就會對他說, 我們一起把這些“生氣”撕掉吧。

3、“宣洩法”——發洩角

可以在家裡為孩子寶寶設置“發洩角”, 孩子生氣時, 可以給他一隻沙袋或一個枕頭,

Advertisiment
供他宣洩怒氣。

也可以在孩子臥室的牆上掛一個幼兒投擲板, 因為孩子在得到我們的安慰後, 他還需一段時間將殘留的情緒釋放出來, 所以每次用飛鏢投擲目標時, 他會繼續發洩出怒氣。

結語:哭是孩子抒發情緒的一種方式, 尿了、拉了、餓了、困了、生病了孩子也會哭 , 那是他在表達生理需求, 所以,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 寶媽們不必過於著急煩躁, 試著去瞭解孩子哭泣的原因, 幫助孩子走出小情緒。

下載APP, 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 媽媽的世界只有媽媽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