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喜歡告狀該怎麼辦

寶寶“愛告狀”在幼兒期比較明顯, 是心理發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孩子愛告狀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都在煩惱的問題, 下面, 我們來看看應該如何對待愛告狀的幼兒。

“愛告狀”既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 也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 這個現象也表明, 這個時期也是幼兒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時期。 其實, 孩子“告狀”是一種依賴心理的表現, 關鍵是看爸媽如何看待和處理。

1、在傾聽“告狀”時要認真

Advertisiment

父母在傾聽孩子的告狀時, 不要打斷或者斥責孩子, 也不要偏聽偏信, 先要弄清事實真相;如果孩子一時說不清楚, 大人們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回想一下發生的事情, 同時父母可以適當地安慰孩子。

2、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

在瞭解事實後, 大人們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若是有理的“告狀”, 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 讓他們養成正確的是非判斷力;若是其他類型告狀, 則通過耐心與孩子溝通, 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

3、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當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時, 當父母的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並借此機會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 可以問問告狀的孩子:“你覺得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養成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Advertisiment

4、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告狀時, 應儘量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否則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 還會助長孩子只看別人缺點、不看別人優點、搬弄是非等壞習慣。 孩子學會了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後, 就不會動不動告狀了, 而且對他將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也有幫助。

5、父母對待孩子告狀的態度要認真

敷衍甚至不管的態度, 可能會導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時的解決, 更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 挫傷孩子的正義感。 但若一味“支持”、 “鼓勵”孩子的告狀, 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總是得不到發展, 還會影響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 相信只要父母、老師能耐心、細心地對待,

Advertisiment
孩子會很快變得不愛告狀了。

6、父母、老師要多溝通

這個時期的孩子, 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有了初步的獨立意識, 但他們的是非辨別能力和實際處理能力又相對偏弱, 因此常用的方法是向成人求助。 這時老師、父母都要耐心分析孩子的告狀心理, 幫助孩子明辨是非, 鍛煉能力。 相信只要父母、老師能耐心、細心地對待, 孩子會很快改掉這一毛病。

總之, 如果三四歲的孩子喜歡告狀, 父母大可不必過分擔憂, 這都是正常現象。 可以鼓勵孩子多些獨立性, 不要讓孩子有依賴心理, 多讓孩子看到別人的優點, 這樣對孩子將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也有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