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一)由孩子實施的“家庭暴力”, 不容忽視!

我用到了“家庭暴力”一詞, 可能有點小題大做危言聳聽, 不過看完我後面介紹的幾個實例, 就會發現事情真的很嚴重。

一提到“家庭暴力”, 估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什麼老公打老婆, 還有父母打孩子, 然而如今這個社會, 孩子打大人, 這種暴力行為也是想當常見啊!比如咬人、掐人、揪人、踢人、打人、罵人……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二)實例:看看孩子們都是怎樣“虐待”媽媽的!

1、不買玩具, 8歲男孩竟在鬧市當眾“虐待”媽媽。

上圖節選自某論壇的一個帖子,

Advertisiment
男孩的暴力行為全部都被拍攝下來了。 起初, 男孩要媽媽給買玩具, 媽媽說家裡已經有很多了, 不買, 兒子忽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使勁地揪扯母親的頭髮(圖左起一、二張), 母親依然拒絕, 並怒斥孩子鬆手, 兒子說, 那麼便宜的東西都不給買, 我們同學都有, 我就要, 然後繼續發飆, 居然伸手使勁地掐母親的喉嚨(圖左起第三張), 母親無奈:又來了, 好痛啊, 快放手, 我買我買就是了……於是, 母親屈服, 兒子硬推著母親走向玩具攤(圖左起第四張)。

真是觸目驚心啊, 男孩如此暴力虐待媽媽, 又是揪頭髮, 又是掐喉嚨, 只不過, 是因為媽媽沒有滿足他的小小要求而已!

2、幼稚園門口:不吃麥當勞, 5歲小女孩用書包帶子抽媽媽的臉。

Advertisiment

有一次我去幼稚園接笑笑的時候, 在門口碰到一對母女。 小女孩5歲多了, 長的伶俐可愛, 她跟媽媽說, 放學後想去吃麥當勞。 她媽媽和顏悅色地告訴她, 晚上有事, 改天再去吃。 誰知, 小女孩立即就開始撒潑, 大哭大鬧。 媽媽開始哄, 又是抱, 又是親, 還答應回家做好吃的。 小女孩絲毫沒有回心轉意的趨勢, 不依不饒, 忽然, 她舉起書包上的帶子, 啪地一下重重地抽在了媽媽的臉上!媽呀, 我在旁邊嚇出了一身冷汗……她媽媽估計是被打疼了, 一改溫柔語氣, 大聲喝斥:“要死啊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啊?”孩子還是哭鬧, 撕心裂肺地喊著:“我就要吃!”媽媽一邊揉著自己受傷的臉, 一邊拉著孩子:“走走, 去吃。 ”

3、公車上:不讓媽媽坐, 2歲小男孩“霹靂旋風手”狂轟爛炸。

Advertisiment

有一次我外出時乘公車。 某站, 上來了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 我身邊座位的中年女性趕緊給讓了座, 我在旁邊扶杆站著。 這位母親謝過之後, 抱著孩子一屁股坐下, 誰知, 孩子使勁推開媽媽, 說:“你不准坐!我坐!”他媽媽應和:“怎麼不讓媽媽坐啊?”一邊笑著坐下。

那小男孩忽然開始撕吼, 劈裡啪啦對著媽媽的腦袋一通狂轟爛炸!我驚呆了……這麼小的年齡, 咋這麼大的脾氣?那媽媽又是笑著問了一句:“寶貝怎麼打媽媽啊?”小男孩還在撕吼:“我不讓你坐, 就不讓!”媽媽回答:“這麼多人哪, 媽媽和你一起坐。 ”小男孩再次施展了“霹靂旋風手”, 把媽媽的頭髮打得一團糟。 無奈, 他媽媽站到了我的身邊, 剩下男孩一個人坐在座位上。

Advertisiment
天啊……這……我真是無語……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三)剖析:孩子究竟為什麼喜歡打媽媽?

孩子的打人行為, 當然不能一概歸為暴力傾向, 我覺得, 首先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 區別看待。

1、“打人”是一種身體上的支配能力, 寶寶很驕傲。

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不管高興還是生氣, 都會莫名其妙地喜歡打人。 這項動作, 是從寶寶發覺自己的身體能力開始的。

比如孩子到了7、8個月大的時候, 可能某一天, 他無意中抬起了胳膊或者拳頭, 然後不小心落到了什麼物品上, 或者, 是媽媽的臉上頭上身上, 啪~~很有力度, 很有快感, 而且, 媽媽可能會尖叫一下。 寶寶體會到了一種樂趣, 他看見你喊疼, 他還會哈哈大笑。 於是,

Advertisiment
他學會了“打”的能力, 也意識到了“打”的威力!所以, 他很驕傲, 頻繁使用這項技能, 以“打”為榮。 甚至有時候, 你發現, 孩子是故意招惹你試探你, 看看你會怎麼樣。

2、“打人”是一種情感表達, 他不懂得打人與傷害之間的關係。

等孩子到了一、兩歲, 因為他的語言能力有限, 很多情感, 他不知道怎樣表達, 乾脆就用肢體行為來代替。

比如我們知道孩子高興的時候, 就會“活蹦亂跳”, 同理, 他也有可能通過“亂打亂摔”的行為, 來表達高興的情緒。 除了高興的情緒, “打人”更多的還是反應生氣的情緒, 這好像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吧, 誰不高興了可能都想發洩一下。 下文會說到必須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合理釋放情緒, 培養情商。

3、溺愛導致了孩子自私霸道脾氣大, “小暴君”就是這樣煉成的!

前面兩點,是說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孩子最初的“打人”行為,同時,更要正確地處理。如果只是溺愛,一味地縱容,家長們必然將會“自食惡果”!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嬌生慣養,他需要什麼,必須馬上滿足,否則大發脾氣,從小養成了以我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的不良性格。

4、孩子施暴的對象,為什麼是最親的媽媽?

調查一下,有多少“小暴君”對著爸爸發飆的?估計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把目標鎖定在媽媽身上,越親的人越放肆,而且媽媽一般都“好欺負”。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四)孩子打媽媽,到底應該怎麼辦?

1、從0歲開始就要制止打人行為。

當寶寶第一次出現攻擊性行為的時候,就要制止,有些媽媽說,孩子還小,不用太認真了,讓他發洩發洩不必在意。非也非也,等到你覺得他長大了、懂事了的時候,他已經養成了打人的“習慣”!這個觀點我提過很多次,講道理從0歲開始,培養習慣從0歲開始。

2、堅持原則,斬釘截鐵,該嚴格的時候絕不能妥協。

孩子為什麼會“任性”?說到底,不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嗎?孩子一哭一鬧,就心軟了,就屈服了,就投降了,慢慢變成百依百順了。(上文中的三個實例,媽媽最後都在孩子的哭鬧和暴力中妥協。)

孩子都是小人精,他很快就掌握了要脅大人的“法寶”,知道怎樣可以“擺佈”大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要求。等到家長被耍的團團轉甚至被暴力虐待,想要治治孩子,為時已晚。所以,絕不能過分地寵愛,不能縱容孩子打人,該嚴格的時候就要斬釘截鐵地嚴格,否則會害了孩子也害了家長。

3、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打人。

等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好好交流,道理必須清楚。比如,通過童話故事,通過繪本,通過角色遊戲,還有以牙還牙,讓孩子感受一下被人打、被揪頭髮、被掐肉的疼痛。當然,道理不是僅僅靠一張嘴,去“講”的,我在《怎樣講道理:制服任性小霸王》一文中介紹了很多技巧和實例,這裡不再重複了。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4、除了說“不能”,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

“不能打人!”這是原則,沒錯兒,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孩子總是聽到大人的否定和拒絕,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的,而且會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你越不讓這樣他越要這樣。可以做什麼呢?繼續往下看。

5、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並合理地釋放情緒。

是的,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將心比心,首先認可和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放任孩子去無所顧忌地發洩情緒。孩子太小,他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發洩方式是錯誤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地引導他,安全地合理地釋放情緒。比如,

(1)可以傾訴,把內心的不滿用語言表達出來,跟媽媽說說;

(2)可以轉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畫畫或者打球;

(3)可以哭,但是是安靜地哭,正常的宣洩,而不是無理取鬧;……

現在都在強調“情商教育”,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就是一門必修課。

6、家長以身作則,同時謹防其它管道的不良影響。

孩子的暴力和攻擊行為,很有可能是模仿而來。所以,我們大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還有,電視上或者公共場合,如果孩子看到了一些暴力場面,也要及時給孩子解釋,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小暴君”就是這樣煉成的!

前面兩點,是說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孩子最初的“打人”行為,同時,更要正確地處理。如果只是溺愛,一味地縱容,家長們必然將會“自食惡果”!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嬌生慣養,他需要什麼,必須馬上滿足,否則大發脾氣,從小養成了以我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的不良性格。

4、孩子施暴的對象,為什麼是最親的媽媽?

調查一下,有多少“小暴君”對著爸爸發飆的?估計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把目標鎖定在媽媽身上,越親的人越放肆,而且媽媽一般都“好欺負”。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四)孩子打媽媽,到底應該怎麼辦?

1、從0歲開始就要制止打人行為。

當寶寶第一次出現攻擊性行為的時候,就要制止,有些媽媽說,孩子還小,不用太認真了,讓他發洩發洩不必在意。非也非也,等到你覺得他長大了、懂事了的時候,他已經養成了打人的“習慣”!這個觀點我提過很多次,講道理從0歲開始,培養習慣從0歲開始。

2、堅持原則,斬釘截鐵,該嚴格的時候絕不能妥協。

孩子為什麼會“任性”?說到底,不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嗎?孩子一哭一鬧,就心軟了,就屈服了,就投降了,慢慢變成百依百順了。(上文中的三個實例,媽媽最後都在孩子的哭鬧和暴力中妥協。)

孩子都是小人精,他很快就掌握了要脅大人的“法寶”,知道怎樣可以“擺佈”大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要求。等到家長被耍的團團轉甚至被暴力虐待,想要治治孩子,為時已晚。所以,絕不能過分地寵愛,不能縱容孩子打人,該嚴格的時候就要斬釘截鐵地嚴格,否則會害了孩子也害了家長。

3、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打人。

等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好好交流,道理必須清楚。比如,通過童話故事,通過繪本,通過角色遊戲,還有以牙還牙,讓孩子感受一下被人打、被揪頭髮、被掐肉的疼痛。當然,道理不是僅僅靠一張嘴,去“講”的,我在《怎樣講道理:制服任性小霸王》一文中介紹了很多技巧和實例,這裡不再重複了。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4、除了說“不能”,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

“不能打人!”這是原則,沒錯兒,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孩子總是聽到大人的否定和拒絕,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的,而且會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你越不讓這樣他越要這樣。可以做什麼呢?繼續往下看。

5、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並合理地釋放情緒。

是的,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將心比心,首先認可和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放任孩子去無所顧忌地發洩情緒。孩子太小,他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發洩方式是錯誤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地引導他,安全地合理地釋放情緒。比如,

(1)可以傾訴,把內心的不滿用語言表達出來,跟媽媽說說;

(2)可以轉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畫畫或者打球;

(3)可以哭,但是是安靜地哭,正常的宣洩,而不是無理取鬧;……

現在都在強調“情商教育”,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就是一門必修課。

6、家長以身作則,同時謹防其它管道的不良影響。

孩子的暴力和攻擊行為,很有可能是模仿而來。所以,我們大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還有,電視上或者公共場合,如果孩子看到了一些暴力場面,也要及時給孩子解釋,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寶寶喜歡打人怎麼辦呢

    親,慢慢的教,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打人,這是一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感覺就是自我保護。如果寶寶在打人,你可以對寶寶說,“不要打人,打人的寶寶不是乖寶寶,如果你不喜歡這樣,你可以說。但是不要打人。”寶寶... [詳細答案]

  • 6回答

    寶寶喜歡打人怎麼辦?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寶寶喜歡打人的習慣可是不好的。家長必須糾正的。就是在寶寶打人的時候,一定要態度明確的制止,並且對寶寶略加微懲的,讓寶寶意識到隨便打人是絕對不可以的,必須這樣糾正。還有當寶寶再要... [詳細答案]

  • 4回答

    請問我家寶寶喜歡打人怎麼辦了?

    親,慢慢的教,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打人,這是一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感覺就是自我保護。如果寶寶在打人,你可以對寶寶說,“不要打人,打人的寶寶不是乖寶寶,如果你不喜歡這樣,你可以說。但是不要打人。”寶寶...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老是喜歡打人怎麼辦?

    親,慢慢的教,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打人,這是一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感覺就是自我保護。如果寶寶在打人,你可以對寶寶說,“不要打人,打人的寶寶不是乖寶寶,如果你不喜歡這樣,你可以說。但是不要打人。”寶寶...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喜歡打人,要怎麼教育?

    親,慢慢的教,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打人,這是一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感覺就是自我保護。如果寶寶在打人,你可以對寶寶說,“不要打人,打人的寶寶不是乖寶寶,如果你不喜歡這樣,你可以說。但是不要打人。”寶寶...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