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一)由孩子實施的“家庭暴力”, 不容忽視!
我用到了“家庭暴力”一詞, 可能有點小題大做危言聳聽, 不過看完我後面介紹的幾個實例, 就會發現事情真的很嚴重。
一提到“家庭暴力”, 估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什麼老公打老婆, 還有父母打孩子, 然而如今這個社會, 孩子打大人, 這種暴力行為也是想當常見啊!比如咬人、掐人、揪人、踢人、打人、罵人……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二)實例:看看孩子們都是怎樣“虐待”媽媽的!
1、不買玩具, 8歲男孩竟在鬧市當眾“虐待”媽媽。
上圖節選自某論壇的一個帖子,
Advertisiment
真是觸目驚心啊, 男孩如此暴力虐待媽媽, 又是揪頭髮, 又是掐喉嚨, 只不過, 是因為媽媽沒有滿足他的小小要求而已!
2、幼稚園門口:不吃麥當勞, 5歲小女孩用書包帶子抽媽媽的臉。
Advertisiment
有一次我去幼稚園接笑笑的時候, 在門口碰到一對母女。 小女孩5歲多了, 長的伶俐可愛, 她跟媽媽說, 放學後想去吃麥當勞。 她媽媽和顏悅色地告訴她, 晚上有事, 改天再去吃。 誰知, 小女孩立即就開始撒潑, 大哭大鬧。 媽媽開始哄, 又是抱, 又是親, 還答應回家做好吃的。 小女孩絲毫沒有回心轉意的趨勢, 不依不饒, 忽然, 她舉起書包上的帶子, 啪地一下重重地抽在了媽媽的臉上!媽呀, 我在旁邊嚇出了一身冷汗……她媽媽估計是被打疼了, 一改溫柔語氣, 大聲喝斥:“要死啊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啊?”孩子還是哭鬧, 撕心裂肺地喊著:“我就要吃!”媽媽一邊揉著自己受傷的臉, 一邊拉著孩子:“走走, 去吃。 ”
3、公車上:不讓媽媽坐, 2歲小男孩“霹靂旋風手”狂轟爛炸。
Advertisiment
有一次我外出時乘公車。 某站, 上來了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 我身邊座位的中年女性趕緊給讓了座, 我在旁邊扶杆站著。 這位母親謝過之後, 抱著孩子一屁股坐下, 誰知, 孩子使勁推開媽媽, 說:“你不准坐!我坐!”他媽媽應和:“怎麼不讓媽媽坐啊?”一邊笑著坐下。
那小男孩忽然開始撕吼, 劈裡啪啦對著媽媽的腦袋一通狂轟爛炸!我驚呆了……這麼小的年齡, 咋這麼大的脾氣?那媽媽又是笑著問了一句:“寶貝怎麼打媽媽啊?”小男孩還在撕吼:“我不讓你坐, 就不讓!”媽媽回答:“這麼多人哪, 媽媽和你一起坐。 ”小男孩再次施展了“霹靂旋風手”, 把媽媽的頭髮打得一團糟。 無奈, 他媽媽站到了我的身邊, 剩下男孩一個人坐在座位上。
Advertisiment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三)剖析:孩子究竟為什麼喜歡打媽媽?
孩子的打人行為, 當然不能一概歸為暴力傾向, 我覺得, 首先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 區別看待。
1、“打人”是一種身體上的支配能力, 寶寶很驕傲。
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不管高興還是生氣, 都會莫名其妙地喜歡打人。 這項動作, 是從寶寶發覺自己的身體能力開始的。
比如孩子到了7、8個月大的時候, 可能某一天, 他無意中抬起了胳膊或者拳頭, 然後不小心落到了什麼物品上, 或者, 是媽媽的臉上頭上身上, 啪~~很有力度, 很有快感, 而且, 媽媽可能會尖叫一下。 寶寶體會到了一種樂趣, 他看見你喊疼, 他還會哈哈大笑。 於是,
Advertisiment
2、“打人”是一種情感表達, 他不懂得打人與傷害之間的關係。
等孩子到了一、兩歲, 因為他的語言能力有限, 很多情感, 他不知道怎樣表達, 乾脆就用肢體行為來代替。
比如我們知道孩子高興的時候, 就會“活蹦亂跳”, 同理, 他也有可能通過“亂打亂摔”的行為, 來表達高興的情緒。 除了高興的情緒, “打人”更多的還是反應生氣的情緒, 這好像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吧, 誰不高興了可能都想發洩一下。 下文會說到必須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合理釋放情緒, 培養情商。
3、溺愛導致了孩子自私霸道脾氣大, “小暴君”就是這樣煉成的!
前面兩點,是說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孩子最初的“打人”行為,同時,更要正確地處理。如果只是溺愛,一味地縱容,家長們必然將會“自食惡果”!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嬌生慣養,他需要什麼,必須馬上滿足,否則大發脾氣,從小養成了以我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的不良性格。
4、孩子施暴的對象,為什麼是最親的媽媽?
調查一下,有多少“小暴君”對著爸爸發飆的?估計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把目標鎖定在媽媽身上,越親的人越放肆,而且媽媽一般都“好欺負”。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1、從0歲開始就要制止打人行為。
當寶寶第一次出現攻擊性行為的時候,就要制止,有些媽媽說,孩子還小,不用太認真了,讓他發洩發洩不必在意。非也非也,等到你覺得他長大了、懂事了的時候,他已經養成了打人的“習慣”!這個觀點我提過很多次,講道理從0歲開始,培養習慣從0歲開始。
2、堅持原則,斬釘截鐵,該嚴格的時候絕不能妥協。
孩子為什麼會“任性”?說到底,不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嗎?孩子一哭一鬧,就心軟了,就屈服了,就投降了,慢慢變成百依百順了。(上文中的三個實例,媽媽最後都在孩子的哭鬧和暴力中妥協。)
孩子都是小人精,他很快就掌握了要脅大人的“法寶”,知道怎樣可以“擺佈”大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要求。等到家長被耍的團團轉甚至被暴力虐待,想要治治孩子,為時已晚。所以,絕不能過分地寵愛,不能縱容孩子打人,該嚴格的時候就要斬釘截鐵地嚴格,否則會害了孩子也害了家長。
3、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打人。
等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好好交流,道理必須清楚。比如,通過童話故事,通過繪本,通過角色遊戲,還有以牙還牙,讓孩子感受一下被人打、被揪頭髮、被掐肉的疼痛。當然,道理不是僅僅靠一張嘴,去“講”的,我在《怎樣講道理:制服任性小霸王》一文中介紹了很多技巧和實例,這裡不再重複了。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4、除了說“不能”,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
“不能打人!”這是原則,沒錯兒,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孩子總是聽到大人的否定和拒絕,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的,而且會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你越不讓這樣他越要這樣。可以做什麼呢?繼續往下看。
5、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並合理地釋放情緒。
是的,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將心比心,首先認可和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放任孩子去無所顧忌地發洩情緒。孩子太小,他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發洩方式是錯誤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地引導他,安全地合理地釋放情緒。比如,
(1)可以傾訴,把內心的不滿用語言表達出來,跟媽媽說說;
(2)可以轉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畫畫或者打球;
(3)可以哭,但是是安靜地哭,正常的宣洩,而不是無理取鬧;……
現在都在強調“情商教育”,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就是一門必修課。
6、家長以身作則,同時謹防其它管道的不良影響。
孩子的暴力和攻擊行為,很有可能是模仿而來。所以,我們大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還有,電視上或者公共場合,如果孩子看到了一些暴力場面,也要及時給孩子解釋,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小暴君”就是這樣煉成的!
前面兩點,是說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孩子最初的“打人”行為,同時,更要正確地處理。如果只是溺愛,一味地縱容,家長們必然將會“自食惡果”!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嬌生慣養,他需要什麼,必須馬上滿足,否則大發脾氣,從小養成了以我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的不良性格。
4、孩子施暴的對象,為什麼是最親的媽媽?
調查一下,有多少“小暴君”對著爸爸發飆的?估計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把目標鎖定在媽媽身上,越親的人越放肆,而且媽媽一般都“好欺負”。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四)孩子打媽媽,到底應該怎麼辦?
1、從0歲開始就要制止打人行為。
當寶寶第一次出現攻擊性行為的時候,就要制止,有些媽媽說,孩子還小,不用太認真了,讓他發洩發洩不必在意。非也非也,等到你覺得他長大了、懂事了的時候,他已經養成了打人的“習慣”!這個觀點我提過很多次,講道理從0歲開始,培養習慣從0歲開始。
2、堅持原則,斬釘截鐵,該嚴格的時候絕不能妥協。
孩子為什麼會“任性”?說到底,不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嗎?孩子一哭一鬧,就心軟了,就屈服了,就投降了,慢慢變成百依百順了。(上文中的三個實例,媽媽最後都在孩子的哭鬧和暴力中妥協。)
孩子都是小人精,他很快就掌握了要脅大人的“法寶”,知道怎樣可以“擺佈”大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要求。等到家長被耍的團團轉甚至被暴力虐待,想要治治孩子,為時已晚。所以,絕不能過分地寵愛,不能縱容孩子打人,該嚴格的時候就要斬釘截鐵地嚴格,否則會害了孩子也害了家長。
3、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打人。
等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好好交流,道理必須清楚。比如,通過童話故事,通過繪本,通過角色遊戲,還有以牙還牙,讓孩子感受一下被人打、被揪頭髮、被掐肉的疼痛。當然,道理不是僅僅靠一張嘴,去“講”的,我在《怎樣講道理:制服任性小霸王》一文中介紹了很多技巧和實例,這裡不再重複了。
小編推薦:優等生必備的七個好習慣
4、除了說“不能”,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
“不能打人!”這是原則,沒錯兒,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孩子總是聽到大人的否定和拒絕,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的,而且會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你越不讓這樣他越要這樣。可以做什麼呢?繼續往下看。
5、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並合理地釋放情緒。
是的,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將心比心,首先認可和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放任孩子去無所顧忌地發洩情緒。孩子太小,他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發洩方式是錯誤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地引導他,安全地合理地釋放情緒。比如,
(1)可以傾訴,把內心的不滿用語言表達出來,跟媽媽說說;
(2)可以轉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畫畫或者打球;
(3)可以哭,但是是安靜地哭,正常的宣洩,而不是無理取鬧;……
現在都在強調“情商教育”,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就是一門必修課。
6、家長以身作則,同時謹防其它管道的不良影響。
孩子的暴力和攻擊行為,很有可能是模仿而來。所以,我們大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還有,電視上或者公共場合,如果孩子看到了一些暴力場面,也要及時給孩子解釋,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