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一長大, 就跟自己有隔閡了, 什麼事情都不愛跟自己說, 而他跟同學、朋友卻好像無話不談。
遇到這種情況的父母, 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誰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 孩子不跟父母溝通, 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意義。 一來, 父母不理解他, 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來, 父母不能提出建設性或者啟發性的建議。 如果跟父母說說心裡話, 父母總拿自己的經驗大做文章, 聽不進孩子的想法, 不尊重孩子的選擇, 這樣的話, 哪個孩子還願意跟父母談心呢?
好的父母要始終記住兩個詞語:聆聽,
Advertisiment
二兒子東柱在醫大做研究員的時候, 有個財團提出了研究課題, 東柱積極回應, 提出了一整套企劃, 但最後, 研究費用卻被在他看來比自己的企劃案做得差的人得到了。 東柱覺得自己的方案非常優秀, 心裡很不平衡, 馬上給我打來電話。
“那人提出的企劃案跟我的性質相近, 但是水準比我的差, 結果我的研究申請被拒絕, 他的卻被選用了。 怎麼可能這樣不公平呢?”聽到這話, 我跟他說:“東柱, 不要認為這件事是你跟這個財團的最後一件事, 要把它當做這是你們之間合作的開始。 畢竟, 最終的結果還沒有定下來, 你還有努力的機會。 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研究專案有信心, 就接受結果吧。 不要在背後不滿和抱怨,
Advertisiment
聽了我的話後, 東柱特地從波士頓趕到華盛頓去找那個負責人, 將自己研究專案的特點向他一一說明。 最終, 東柱得到了那個美國最大財團的研究費用, 成功地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研究項目。
如果東柱當時沒有再做嘗試, 只是一直在那裡抱怨的話, 肯定就失去了一次推進研究專案的機會。 東柱說, 我的建議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所以非常感謝我。 後來, 在他的同事們申請研究費用的時候, 他也提出過同樣的建議。
Advertisiment
其實, 我學習的是社會學, 東柱學習的是醫學,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專業。 但是在學界中, 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相似的, 我也曾用這樣的方法去申請過研究費用, 好幾次都取得了成功, 所以才能夠給孩子實質性的建議。
我自己非常珍惜這樣的經驗, 不僅讓自己有所收穫, 同樣也能給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 我特別有做父母的成就感。 所以, 我以我的經驗告訴所有的父母, 一定要讓自己成長, 不斷想辦法提升自己的人生, 解決自己人生中的問題。 這樣, 當孩子需要幫助時, 我們才能擔當起一個有意義的角色, 而不是陪著孩子一起發愁。
很顯然, 孩子都喜歡有力量的父母。
我又想起我的大兒子京柱。 他上耶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放下電話後, 京柱的室友說:“我非常羡慕你, 我都不敢把這樣的事情跟我母親說, 你有這樣能聽你說說心裡話的母親, 真是幸福啊!”
我自己也很驕傲, 作為母親, 能成為孩子喜歡的傾訴和交流對象。 我始終覺得, 這一點很重要。
有些家長說, 孩子跟自己沒話說;也有些家長說, 自己不懂現在的孩子在想什麼。 其實, 當孩子漸漸長大, 他的生活內容會發生很大變化, 思想也會跟著不斷變化, 一天一個想法。 父母需要瞭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 才能走近孩子的內心。 這樣, 真的聊起來, 父母和孩子之間可以聊的東西有很多。
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世界, 就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Advertisiment
其實, 夫妻間也是如此。 妻子和丈夫要互相瞭解一些對方的世界和圈子, 這樣, 在對方遇到困難時才能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幫助, 而不是在對方陷入苦惱的時候陪著他(她)一起苦惱。 只有這樣, 夫妻二人才能真正成為對方的伴侶, 彼此溫暖, 互相扶持, 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