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 4歲的兒子在社區裡和小朋友們玩兒童籃球, 他把小小的籃球投進了籃框, 然後就高興地大叫起來:“看!我投得多棒!”然後又告訴我說:“媽媽, 我投球投得特別好, 我知道怎麼玩, 其實我早就學會了。 ”他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的喜悅和自豪, 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還有一次, 在幼稚園裡接兒子的時候遇到了他同班的小小,
Advertisiment
孩子講述:愛“吹牛”有原因
現在的孩子人小鬼大, 好逞強, 好吹牛, 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 沒有什麼關係, 反而覺得孩子可愛。 然而, 認真分析孩子這些誇大事實, 好“吹牛”的行為, 也都是有原因的。
1、善意誇大是“我”自信的快樂表達方式。
學齡前兒童自我吹噓誇耀很正常, 因為此刻他們正處在自我意識形成發展階段, 需要自我肯定, 自我欣賞, 更要在同伴面前顯示、誇耀自我, 以引起他人的關注,
Advertisiment
2、“我”對聽來的話“斷章取義”。
三四歲孩子的專注時間有限, “聽話”也有所側重。 其注意力全在自己關 注的事情上面, 忽略了媽媽提的條件。 同時, 要求孩子聽一遍, 就能把媽媽說過的話全部、清楚地記下來, 的確比較困難。 由於這個記憶上的“失誤”, 孩子在回憶媽媽說過的話時, 便會用自己希望的樣子代替記憶中不確切的部分, 說出來的話自然就難免有“吹牛”的成分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們“聽話”的丟三落四狀況會有所改變, 理解力也會提高。
3、誰都不如“我”。
如果孩子聽到的都是表揚和讚美的聲音, 久而久之他就確信自己是最優秀的。
Advertisiment
4、“我”的想像力豐富。
孩子富於幻想, 天馬行空。 但由於年齡小、生活經驗少, 認知能力不強, 經常將現實、想像和願望混淆起來, 說出一些“大話”, 比如想像著自己在海洋館裡穿上潛水夫的衣服, 和大鯊魚比賽游泳。 這與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有一定的關係。
5、成人對“我”表揚不當。
表揚是孩子成長中的陽光和雨露, 不可或缺。 一個喜歡在同伴面前自誇的孩子, 可能就是一個不能經常得到表揚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實習編輯:朱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