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孩子喝太多“杰米揚的湯”

很多人都讀過克雷洛夫的寓言《杰米揚的湯》:杰米揚的魚湯確實非常美味, 但卻把他的朋友福卡嚇跑了, 從此再不敢去找杰米揚了。 原因是杰米揚認為自己的湯好, 就熱情地要求福卡一碗接一碗地喝, 福卡已經喝了三大碗了, 再也喝不下了, 他還強迫人家“再來一碗又何妨”。

這個寓言很有現實意義, 身為父母, 我們不應該成為“杰米揚的湯”。

現代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紛紛為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 和杰米揚一樣, 家長們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 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 然而, 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Advertisiment
生活空間也不能僅僅局限在學校和興趣班之間。

曾經讀到一篇報道, 8歲女童留下字條說要“提早退休”, 因為她討厭在不同的興趣班之間跑來跑去, 覺得生活很累, 結果在獨自回家途中發生了意外。

興趣班是“杰米揚的湯”, 再好的美味也要適可而止。 人的一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短跑, 所以起跑慢一點并不是最要緊的, 關鍵是要有持續力。 如果起跑太快影響到以后的耐力, 反而得不償失。 慢點喝湯, 其實有助消化!

家長們容易犯的另一個錯誤體現在語言上。 大部分家長都喜歡攀比, 羨慕之余, 就埋怨自己的孩子:“你咋就這么不爭氣呢?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哇!”苦口良言啊!你說第一遍, 孩子會羞愧, 覺得自己真該好好用功。

Advertisiment
你若第二遍、第三遍翻來覆去地嘮叨, 孩子就要“反胃”了, 覺得爸媽怎么那么啰嗦, 覺得爸媽不愛自己, 得, 沒準就破罐子破摔了!

其實, 即使孩子犯了錯誤, 通常他自己也會有所察覺。 這時候, 做父母的不要忙著說教, 不妨采取“沉默教育”的方式, 既不批評也不指責, 你犯了錯我比你更難受更傷心。 孩子都是很聰明的, 從你嚴肅的表情就能體會到你內心的沉痛, 他自己的內心也會展開斗爭, 當他主動請求你的原諒時, 做父母的此時要和孩子剖析哪些事情是應該做的, 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 這效果, 比強行灌輸好得多!

別作“杰米揚的湯”!什么時候想“喝湯”, 他想要“喝幾碗”, 把主動權還給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