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在外受委屈怎麼辦?

小倩最近好像心事多了, 情緒也變得複雜了。 有一天傍晚, 小倩放學後一直不高興, 還十分反常地跟媽媽發脾氣。 後來, 媽媽才弄明白, 原來白天在學校做作業, 小倩拿橡皮時碰到了正在寫字的同桌, 雖然她連忙說“對不起”, 可那位男同學還是一拳打了過來。 當時老師沒有看見這一幕, 小倩覺得這種事情不應該和老師報告, 但是小倩覺得自己很委屈, 於是只好在家裡來發洩了。

孩子在學校受委屈是比較普遍的問題。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 那麼多孩子在一起難免會發生一些磨擦。 而且, 由於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

Advertisiment
有不同的性格和想法, 孩子們在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時, 必然會出現不同的意見和行為, 使某些同學占了便宜, 某些同學受了委屈。 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關鍵是父母怎樣幫助孩子, 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 才不至於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

孩子受了委屈以後必然很難過、很傷心, 父母要對孩子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幫助孩子分清是非對錯。 首先要問清事情的真相, 對孩子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 父母可以對小倩說:“你是對的, 那位同學是錯的。 在處理這件事情上, 你十分理智, 有你這樣的孩子, 爸爸媽媽感到很自豪。 ”父母的肯定往往可以消除孩子的委屈情緒, 然後, 父母可以給孩子分析這樣做有哪些好處,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從父母的講解中, 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從而產生自豪感。

這種自豪感能讓孩子從委屈的情緒中走出來, 增強孩子的信心。 當然, 對於孩子受到其他同學的欺負, 父母可以教育孩子理智地和老師講, 讓老師來處理這種事情, 而不是逆來順受、委曲求全。 如果客觀上真是老師傷害了孩子, 媽媽就需要站到孩子一邊, 做孩子強大的支撐, 而不是顧忌太多, 回避接觸校方。 因為, 家長找學校說明情況是對孩子尊嚴的一種保護。

此外, 父母可以給孩子講解一些人際關係, 讓孩子明白在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 產生磨擦是必然的, 受點委屈也是正常的。 比如, 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自己小時候或者自己在工作中發生的類似事件,

Advertisiment
這樣, 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自己的事情中掙脫出來, 轉而集中在其他事情上。 這時候,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深入思考一些現實問題, 如:“你覺得一個人事事順心可能嗎?”當然, 在與孩子交談的過程中,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不要居高臨下, 要像朋友一樣, 並且信任孩子對這件事情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能夠自己處理好。

雖然我們提倡孩子在受了委屈時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因為這樣能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處事能力, 但是, 這並不是說父母不用關注這件事情了, 相反, 父母應該認真關注這件事情的發展和結果。 如果孩子對這件事處理得很理智, 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如果孩子自己無法處理這件事情,

Advertisiment
或者其他同學對孩子的行為還是比較野蠻, 父母就應該讓孩子與老師聯繫, 讓老師出面來處理, 並讓孩子們懂得, 野蠻的、攻擊別人的行為是不能縱容的。

一般來說, 性格堅強的孩子在面對這類事情時, 不會對別人的攻擊一味地退縮, 而是會勇敢地獨自去面對。 遺憾的是, 現在有許多孩子在家備受父母的寵愛, 性格暴躁, 自私自利, 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稍有不如意, 便拳腳相加。 受委屈的孩子一般受到父母過分的呵護, 失去了自我保護的能力, 在面對粗暴行為時往往不知所措, 只會獨自忍受, 或者向父母、老師哭訴。 要想讓孩子能夠勇敢地面對此類事, 作為父母應當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教孩子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糾紛。

Advertisiment
比如, 父母可以在家類比誤會孩子的情況, 孩子在被父母誤會時必然會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父母在事後可以及時教育孩子, 讓孩子在面對類似的事情時, 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化解不良情緒, 保持良好的狀態。 當然, 忍耐只是針對無法避免的事情, 如果遇到一些有害于同學、危害集體的事情, 父母要教育孩子勇敢地站出來, 敢於制止, 必要時敢於採取行動, 捍衛自己和集體的權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