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次事件造成的影響讓我很焦慮,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再次被降低, 質疑老師專業能力的聲音增多, 而其中最容易被誤解的, 莫過於幼稚園老師!
常常有家長認為幼師對孩子打鬧的“不作為”, 是在傷害自己的孩子, 更有甚者把事件定性為“校園霸淩”指責幼師。 這裡真得想為幼師喊冤, 首先校園霸淩大多發生在6歲以上的孩子當中, 請不要擅自給幼稚園小朋友貼“霸淩”的標籤!其次請先理解3-6歲兒童心理後再來看待問題,
Advertisiment
幼稚園孩子的生理發育水準不足以到霸淩
什麼是霸淩?
霸淩是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淩與壓迫。 霸淩是故意的、主觀的, 是惡劣的。
幼兒期孩子的思維是具象的、以自我為中心的, 根本沒有邏輯性。 我們去問幼稚園的孩子, “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呢”, 他會告訴你, “因為我白天要來幼稚園, 晚上要睡覺, 所以才會有白天和黑夜啊”。 也就是說, 幼稚園的小朋友思考一切問題都是從“我”出發的。 他們不懂因為所以, 沒有邏輯, 也不會從客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他們覺得一件事情不好, 並不是因為他們有了是非觀念,
Advertisiment
一個沒有邏輯思維的幼稚園小朋友, 是根本做不出霸淩這種複雜行為的!
那應該如何看待幼稚園的孩子“打人/欺負人”?
被譽為英國最富人性化教育的夏山學校校長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
“假如我在漆門時羅伯特跑來往我的門上扔爛泥的話, 我會痛快地罵他一頓, 因為我知道他在夏山學校已經很久了, 他不會在乎我對他說的話。 但是如果羅伯特是剛從一個很嚴格的學校轉來, 而他扔泥巴實際上就是在反抗權威, 我就會和他一起往門上扔泥巴。 因為解救他比我的門更重要。 ”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很多時候, 我們只看到孩子在幹壞事的結果,
Advertisiment
所以我們要試著永遠站在孩子這一邊, 不僅僅是自己的孩子, 而是所有孩子的一邊!
站在孩子的一邊, 我們會發現打人行為都是事出有因的——“我想要他手裡的車子”、“我想和他一起玩”、甚至是“我喜歡他所以我摸摸他”。 大家都知道, 幼稚園的孩子語言還沒有發展完善, 很多想法和情緒孩子表達不出來。 在這個階段, 動作發展大大快於語言的發展, 所以孩子會忍不住用動作表達。 當我們認為幼稚園的孩子打人就是霸淩的時候, 我們就已經陷入了思維誤區之中!
Advertisiment
幼稚園老師真的是在“不作為”嗎?
這裡的“不作為”是一種尊重, 是永遠和孩子站在同一邊的立場。
當一個孩子要把大蘋果留給自己, 小蘋果留給他人的時候, 老師笑了, 因為她知道這是一個幼稚園孩子最誠實的想法。 不瞭解孩子心理的媽媽, 便會對這個行為哀歎甚至覺得丟臉:這個自私的小鬼, 不會和別人分享。
幼稚園老師恰恰是因為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所以才不會特意去管制。 幼稚園老師永遠站在孩子的立場, 不論是“打人”的小孩, 還是“被打”的小孩。 教育一個小孩,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可他、信任他和瞭解他。 幼稚園老師恰恰是在做這樣的事情。
首先, 最重要的是安撫孩子的情緒。
Advertisiment
其次, 溝通瞭解事情的真相。 深呼吸五次, 不帶偏見的去詢問(不是質問)兩個孩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往往結果不是故意為之)
再次, 請“打人”的孩子道歉。 道歉不是因為打人孩子的動機有問題, 而是因為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有問題。 要告訴孩子, 儘量用嘴巴去解決問題, 要把你的想法說給對方聽。 小手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因為你的手會讓別人不舒服, 會弄疼別人。
最後, 不要忘記事後詢問下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三言兩語應付過去, 說明他根本不在意, 而如果他說著說著要哭了, 那就要好好與他聊聊,解開心結。
另外,不排除有一些皮大王,就是喜歡動手解決問題,這很可能與他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對於這類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老師與其父母溝通,而家長可以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的知識與方法:
1、要直面對方。當有人打你時,不要害怕而逃避,大聲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
2、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當對方比自己強壯,可以離開現場,尋找老師或認識的大人説明。
3、要學會反擊。當對方糾纏不停,可以適當反擊。
寫在最後
幼師群體不易,因為學前期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不能用分數來衡量的,所以沒辦法直接證明自己的專業。但是,在給她們扣帽子之前,請最起碼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不是意氣用事,用經驗來判斷。
那就要好好與他聊聊,解開心結。另外,不排除有一些皮大王,就是喜歡動手解決問題,這很可能與他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對於這類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老師與其父母溝通,而家長可以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的知識與方法:
1、要直面對方。當有人打你時,不要害怕而逃避,大聲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
2、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當對方比自己強壯,可以離開現場,尋找老師或認識的大人説明。
3、要學會反擊。當對方糾纏不停,可以適當反擊。
寫在最後
幼師群體不易,因為學前期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不能用分數來衡量的,所以沒辦法直接證明自己的專業。但是,在給她們扣帽子之前,請最起碼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不是意氣用事,用經驗來判斷。